>>> 2008年第9期

手术直击

作者:彭 宁




  颈椎病的猝死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猝死现象,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死亡最快的,莫过于颈椎病中的上颈椎意外,即颈1颈2的突发事件,专家称这两块椎体做寰椎枢椎,是连接生命中枢的要塞。专家指出,避免在玩闹中掐脖子、注意减少外伤中的上颈椎损害等,乃是保证健康的首要事项。对于威胁到生命安全的颈椎损伤,手术治疗无疑是最切实有效的,然而在颈椎这样一个“生命重地”,什么样的高科技手术能够承载这样重大的责任?
  
  真 实目击
  
  盲穿,术者与患者共同的考验
  41岁的梁先生被推进北京积水潭医院手术室。这位来自甘肃陇南市一中的体育老师,因先天性颈2即枢椎齿状突发育不良造成半脱位,曾经四次突发头晕目眩,四肢瘫软,即刻手脚怎么也不听使唤了。
  只见梁先生面朝下躺在能够360°上下左右前后立体旋转并能穿透X光以利术中照像的脊柱外科多功能手术床上。术者田伟院长的整体装束有点像“外星人”。头戴能够清晰照亮狭窄手术视野的光导纤维头灯,架着一副夹着一对像小炮筒一样的放大镜。患者后颈上部切开一个8~10公分的口子后,表皮与肌肉呈梭型拉开,暴露出的椎板像一道厚厚的弧形围墙,前面环绕着术者永远也看不见的椎动脉、神经与脊髓。
  在此之前,想将直径3.5毫米的钛空心螺钉倾斜着通过仅4毫米的安全通道并从颈2关节的侧块穿向颈1侧块固定。用战战兢兢来形容真是毫不过分,要想安全地“盲穿”,只能借助于反反复复的术中X光透视,再小心翼翼地“探索前进”,对术者和患者都是一次严峻考验。
  
  三维扫描,
  为颈椎高难手术上了双保险
  数月前,积水潭医院安装了世界最先进的术中三维导航软件。田伟院长等人经过8次人体标本实验,摸清了导航软件与手术操作衔接的所有细节,这就是术中运用能够180°自动旋转的“C型臂”进行三维X光扫描,得到手术现场的动态CT第一手资料,为手术上了双保险。
  只见一个15公分的像卫星探摄头一样的杠杆式的红外线发生器(即注册示踪器)接到了暴露的椎体上,它能穿透切口周围50公分的动态视野,并在计算机屏幕显示器上显示椎板下被脊髓腔、神经、椎动脉血管填满的视野盲区。这个精确的定位信息被柜式导航计算机上面伸出的摇臂式接收器接收,显示在另一摇臂末端安置的计算机显示屏幕上。
  田伟院长通过屏幕看到了术中“C型臂”三维扫描后的寰枢椎真实复位重建的准确位置,它指引着田伟院长将3.5毫米的钛真空螺钉丝毫不差地向斜上方通过仅4毫米的安全通道,稳稳当当地从颈2侧块斜楔入颈1侧块,钉子穿进去后,田伟院长用号称“脊柱外科切削秘密武器”的微型磨钻,将寰枢椎背面一层一层像纸一样安全地切削,磨出植骨床,将另一位大夫从梁先生身上取出的一块2公分见方的髂骨劈成两块,用钛缆钢丝将其固定在颈1颈2即寰椎枢椎之间达到植骨融合的加固目的。
  手术室一片掌声。这是中国医生首次在亚太地区实现了颈椎高位手术术中导航三维重建的理想。患者梁先生也得到了红外线导航大树上掉下的第一个苹果。
  3天后梁先生下地,7天后就出院了,所有的痛苦和危险从此远离。
  
  医 生忠告
  
  颈1颈2——必须时刻保护的生命“要塞”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颈椎病正呈上升和多发的流行趋势,上颈椎病变也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和重视。专家说,人的颈椎共有7块椎骨,紧连颅脑后颅凹的枕骨大孔。因为颈1颈2与人类生命中枢近在咫尺,12对颅神经、颈椎大动脉、与掌管呼吸心跳中枢的延髓就紧挨着颈椎侧块。所以,这是人类必须时刻保护的生命“要塞”。
  有的患者先天性颈1颈2发育不良造成半脱位状,会经常突然手麻、后背麻、头疼、头晕,不能低头,甚至四肢瘫软。但也有患者并没有什么症状,发病时非常突然。高位颈椎紧连后颅凹中的延髓——呼吸心跳中枢,一些突发猝死都与颈1颈2的寰枢椎脱位与挤压相关。
  
  避免外伤,保护颈椎
  田院长说,司机和乘车人务必系好安全带,车祸瞬间的颠簸和撞击,都会损伤颈椎,轻则瘫痪,重则猝死。白领一族因为和电脑过于亲密,要谨防颈椎腰椎骨质增生。严重的颈椎病同样会压迫椎动脉、神经与脊髓。
  田院长认为,保护颈椎最佳的预防方法是进行颈项肌与腰背肌的锻炼。即用双手交叉抵于脑后,做双手向前抱团、头颈向后的“抵抗”动作,持续5~10秒,放松后反复数十次。另一动作是“小燕飞”,取俯式卧位,以腹部为支点,双臂夹紧尽力后展,双腿并拢,绷腿绷脚尖尽量向上翘起,头颈部尽量抬起上昂,起到一个最优状态下的颈椎、胸椎、骶椎的自我牵引,并与周围肌肉组织实现配合默契的锻炼。如果出现颈椎腰椎的疾患,一定要到正规大医院求治,千万不能胡乱按摩。
  
  责编:胡志华 whozhihu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