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3期

小小头外伤,惹来大麻烦

作者:陈身修




  前不久,年近六旬的黄师傅与同事在步行回家的路上,不慎踩着一块香蕉皮,滑了一跤,头正好碰在一根电线杆上,当同事将他从地上扶起来时,只看到他左侧头部擦破了一些皮,既无出血,又不很痛,更无任何不适。于是,就在同事陪同下回到家里。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一个多月过去了。
  近日来,黄师傅先感到头部左侧有些胀痛,且在进食时会出现恶心,随后又觉得右侧手脚也不很灵活。不料这天在食堂吃中饭时,他拿筷子的右手也显得有点笨拙,且连莱亦夹不住,坐在旁边的同事看到黄师傅这种情况,就搀他到厂医务室去找医生,通过初步检查,怀疑是小中风,就立即送他到医院急诊。急诊医生详细询问了病史、做了体检和头颅CT检查后,发现为左侧硬脑膜下血肿,就请脑外科周医生来会诊,周医生问他是否有外伤史,这时,黄师傅才回忆起一个多月前头部跌伤的情况。周医生说:“你的病就是那次头部外伤引起的。”并将他收住入院。入院第三天进行了手术治疗,从血肿内吸出暗红色的血液达50多毫升。由于解除了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手术后,黄师傅左侧头部的胀痛消失了,右手、右脚也随之灵活如常,一周后痊愈出院。
  硬脑膜是包围在大脑外面的一层结构致密、质地坚韧的组织,具有保护大脑的作用。发生于硬脑膜与大脑组织之间的血肿即为硬脑膜下血肿。从头部外伤到发病可分为三期:3天以内发病的为急性期,第4天到3星期出现症状的为亚急性期,3星期以上发病的为慢性期。黄师傅的病是典型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据报道,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病率为70%左右。那为什么老年人易患此病呢?这是由于过了60岁的老人,大脑已开始萎缩,其体积也会随之缩小,但颅腔的容积却未变,因而,颅腔的空隙就增大了。这时,如头部受到撞击,即使是较轻微的碰伤,也因大脑在颅腔内的移动度比以前增大,易碰破大脑表面的静脉,破裂的静脉虽出血缓慢、量少,但也可在硬脑膜下积血。少量出血的老人,积血不会压迫其脑组织,又能慢慢地吸收而痊愈。至于出血较多的老人,由于积血一时难以吸收,经2-3个星期后,可在积血的周围形成一个完整的包膜。由于包膜内的血块能逐渐分解液化,因而在硬脑膜下就出现了一个有包膜的血肿。另一方面,附着在血肿的包膜上有很多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常随血肿的增大而破裂出血。在鲜血进入血肿内,即可与陈旧的液化血液相混合,更增大了血肿的体积。当血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压迫脑组织而出现头部胀痛、恶心、呕吐、肢体轻瘫,有的患者还有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和记忆力减退等精神神经症状。
  由于引起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头部外伤一般比较轻微,老人容易忽视,再加上年老健忘,就诊时很少能提供头部外伤的病史,所以此病在以往较易漏诊或误诊为脑梗死、脑溢血和老年性痴呆等症。
  目前,医生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认识已有所提高,CT或磁共振检查是诊断本病最可靠和最安全的方法。治疗方面,只要将硬脑膜下血肿里的血液吸出,即能解除压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