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4期
爱心击退癌魔
作者:杨 昆
一批上海的抗癌志愿者,在近三年的时间里走街串巷,活跃在医院和肿瘤患者的家庭及床头,为肿瘤患者提供义务服务。他们走访了3000多名住院以及在家治疗的癌症患者,为他们提供精神援助,化解心理困扰,效果显著。目前,这支由病情缓解的癌症病人组成的特殊志愿者队伍已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50余人,从其“话疗”中直接受益的肿瘤患者已达7000多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这些志愿者大多是已经康复了的癌症患者,他们都曾经面临死亡的考验,在专家和社会的救治、关怀下获得了康复。他们成功地战胜了癌症后,决心回报社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康复经验,帮助更多患者早日获得康复。
故事之一: “要不是他们,也许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爱心使者”许以行和钟燕云是一对癌症患者夫妇。许以行曾患膀胱癌,术后坚持化疗整整两年。提起化疗,许先生说,没有经历过的人是难以言传它的滋味的,它像毒蛇似的啃啮,烈火般的烤炙,沸油似的煎熬……许多患者都难以坚持下去。三年后,许以行膀胱癌又复发,接受第二次手术,然后又是化疗。就在这时,许先生的爱人钟燕云突然感到耳朵闷,并有淋巴肿大,被确诊为鼻咽癌。回想起那段艰难岁月,钟燕云说:那些日上。可在亲朋好友的鼓励下,我增强了战胜癌症的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癌症并不可怕,只要坚持康复治疗,一定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参加了“爱心使者”队伍,夫妇俩结识了许多病友,心情也开朗愉快多了。相似的病历,相似的不幸,使彼此的心贴得更近。和患友们在一起越谈越有劲,越活越开心。患友们都体会到这种交谈“话疗”往往能起到打针吃药所不具有的特殊功效,从中认识到群体抗癌的重要性,更加体会到癌症病人是多么需要互相关心和关爱。有一天,他们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是一个声音还很稚嫩的女孩,叫吕丽,向他们诉说她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父亲又英年早逝,她和她的母亲刚从外地回沪,无依无靠,因为家境贫寒,承担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所以母亲打算放弃治疗。但她不愿再失去母亲,在报上看到了有这样一个专门为肿瘤患者解决困难开设的“爱心热线”,就打电话过来寻求爱心使者的帮助。许以行和钟燕云夫妇听到以后,决定立即去患者家里探访,在拥挤、狭窄的一个里弄里寻到了这个才十几岁的女孩,并见到了她患病的母亲吕玲娣。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情况,劝说吕玲娣继续鼓起生存的勇气,为了在学校品学兼优的女儿,也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听着听着,吕玲娣泪流满面,她觉得自己错了,她不该把自己封闭在对死亡的绝望之中,不该把女儿孤零零地留下。许以行和钟燕云夫妇离开吕家后就开始帮吕玲娣联系医院,并且根据她的情况,配合医生为吕玲娣做放、化疗方案,因为放、化疗有极大的毒、副作用,许以行、钟燕云又垫钱为她购买能有效遏制毒副作用的“埃克信”,帮助她康复。手术后,两位爱心使者还经常上门拜访,开导她,询问生活上还有什么难处需要帮助。吕女士感慨地说:“要不是他们,也许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我一定要做一个生命的强者。”
故事之二: 她成了癌症病友的“心理医生”
费萍,今年46岁。1996年9月,她突然失明、头晕、头痛,CT检查发现大脑蝶鞍区脑肿瘤2.8厘米x2.4厘米。保守治疗6个月,病情仍不见好转。于是,她又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求诊,拍片检查后得知,肿瘤又长大了,而且医生告知,暂时还不能手术。求生的本能使她不甘心,从小好强的费萍决心与自己的生命搏一下:动手术。手术后,呕吐一整夜,又发高烧,头痛得像裂开一样,人不想吃,也不能动……一周后,病理报告称:胶质瘤第三期,恶性。更让费萍备受打击的是,曾经一起经历过爱情波折的丈夫,见她快不行了,竟提出离婚。那些日子里,她感到自己的生命之火在一点点熄灭。但年幼的女儿还需要自己抚养,如果自己死了,女儿岂不成了孤儿?费萍在收音机里偶然听到著名肿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的讲座,决定去找他。何教授说,像她这种病情的人还有延续生命的希望。并安慰她说,摆脱一个无情的男人其实是种幸运,既然为了女儿要坚强生活,就该抛开心理障碍,积极治疗。令费萍欣喜的是,一个疗程后,她感到自己的身体、精神状况明显好了许多,头痛、恶心、怕光等症状都消失了,吃饭也有胃口了。不久,体力明显回升,她能独自行走较远的路程。几个疗程后,费萍感到自己的身体、精神状态已很正常,就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发现肿瘤缩小了!费萍看到了希望。于是,她坚持看病、吃药,保持良好的心态,病情一直很稳定。为让更多的癌症病人走出心理阴影,费萍参加了“爱心使者”队伍,她走访了许多病人,并与他们成了好朋友,她成了癌症病友的“心理医生”。
故事之三: 李爱萍内心的“肿瘤”消除了
李爱萍是个性格开朗的女性,今年46岁,有一个17岁的女儿。在4岁时,她因为小儿麻痹症造成脚残疾,但身残志坚的她在单位工作相当出色。可是在1998年,她被查出患了小肠平滑肌肉瘤,且瘤体己非常大。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让李爱萍失去生活的勇气,她接受了手术,术后进行白介素2生物治疗。在这段时间,她遍查医书,想了解一下自己身上的肿瘤到底是怎样一个恶魔,但是结果却令她心寒:现代医学对小肠平滑肌肉瘤无能为力,治愈率仅有万分之五,而且复发率几乎为百分之百!果不其然,2000年4月,肿瘤复发了,而且不止一个病灶。病痛无情的折磨和对死亡的恐惧使本来无比自信的她陷入了绝望的深渊,她把自己当作一个即将死去的人,开始拒绝吃药和治疗,还时常莫名地迁怒于亲人、朋友。李爱萍的丈夫非常理解妻子暴躁的情绪,看着妻子沉溺在孤独和消沉中,他也十分痛苦,他害怕妻子会绝望得放弃生命,就想到了“爱心热线”,想到了“肿瘤患者有问题请找爱心使者”,于是,他给肿瘤康复热线打了电话寻求帮助。“热线”立即就派来“爱心使者”老钟,他不仅用切身的抗癌体验来安慰李爱萍,还主动去医院为李爱萍排队挂号,并且安慰李爱萍备受煎熬的丈夫。“爱心使者”无私的付出和帮助使李爱萍深受感动,她同意不放弃治疗,决心抓住最后的希望。老钟还介绍她去听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办的肿瘤康复大讲堂。在讲堂中,不少病人现身说法,有的病情比她严重,却很乐观,还在积极接受治疗。他们的话让李爱萍既感动又惭愧。他们说,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战胜病魔的信心,情绪越低落,免疫力越差,癌症会更快更猛地扩展。好多病人是自己被自己吓死的。即使到了晚期,也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地去接受治疗,来延续自己的生命……从此,每隔一星期,李爱萍就要去医院看病。医生不仅根据她的病情发展调整药方,还尽力劝导、鼓励她。李爱萍的信心一次次增强,情绪也趋于稳定,病情也得到了控制。更为重要的是,李爱萍内心那颗“肿瘤”已被消除了!日前,李爱萍再次做了手术,取出肿瘤三枚,手术十分顺利。手术之后,李爱萍服用了中药,每天饮食、睡眠都很正常,身体、精神状况恢复得很快。回想往事,她感到自己很幸运。通过“爱心热线”的帮助,遇到了优秀的医生、坚强的病友、有效的药物,病体与心理都得到很好的恢复,如今,社会又向她敞开了大门,她要时刻记着“爱心使者”老钟教给她的几句话:精心求良医,心情需开朗,生活善调理,极力寻良药,拼搏求生存!
这支“爱心使者”队伍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世界卫生组织上海健康教育中心、上海民生健康服务中心和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共同创建的完全义务的志愿者队伍。这些“爱心使者”自强、自信,与癌症顽强抗争,不仅战胜了自我,也战胜了病魔。他们要让更多的癌症病人走出心理阴影,像自己一样战胜病魔,唤醒生命之树重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