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4期
闻“鸡”色变的禽流感
作者:随 文
禽流感并非新生物
人类自从掌握了农业技术,就一直为家养动物传染的生态环境类疾病所困扰。由于人与动物的密切接触,增加了病毒从动物传染到人的机会。天花、结核、麻疹、流感等常见传染病,都被认为与牛、猪、鸡等家养动物有关。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型传染病危害扩大的倾向也增强了。在过去20年里,最令人关注的疾病几乎都是病毒变种后,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例如艾滋病已确认源自于灵长类动物,非典是先出现在果子狸身上的,而H5N1禽流感病毒首先感染的是鸡禽。早在1878年,禽流感在意大利的首次爆发就使人们开始认识这种极具杀伤力的传染病。此后,禽流感病毒在近两个世纪中,不断地侵袭着整个世界。
病毒学认识禽流感
禽流感究竟是什么?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禽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是流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流感病毒由特异的不具交叉反应的核糖核蛋白抗原区分为3个不同的抗原型,即A、B、C3型。其中B、C两型仅能对人致病,A型可对人、猪、马和禽致病。禽流感病毒具有A型抗原,属于A型流感病毒,列为禽流感病毒类。流感病毒表面有棒状和蘑菇状两种糖蛋白结构,称为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A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不断发生变异(抗原性转移和抗原性漂流),这·种变异是由HA和NA引起的,尤其是HA的变异最为常见。另外,来自不同宿主的病毒也易发生基因置换,加之感染动物复杂,使得防治难度加大,这也是流行了1个多世纪的禽流感至今仍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和防治措施的主要原因。
禽流感“毒”过非典
禽流感可能比非典更具威胁,这是基于两个因素:首先是这种禽流感病毒一旦变异后可能会成为普通人类流感病毒,而人体对于新的流感病毒几乎没有任何免疫力;其次,人类的流感病毒远远比非典病毒更具传染性。流感病毒可以在空气中迅速传播,而非典病毒则通常近距离接触后才会被传染。所以一旦禽流感变异为普通人类流感传播开来,其蔓延速度将大大超过非典。
症状:多数较轻但重者垂危
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一航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度以上,部分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病程短,恢复快,且不留后遗症;但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专家建议,病人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一旦被怀疑为H5N1病毒感染,应马上住院隔离并报告疫情,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染扩散。
治疗:尚无特效药物
目前,对病毒尤其是动物源传染病毒的研究较少,能有效控制病情的药物也少。目前禽流感病的治疗与普通流感治疗相同。应尽早休息和住院治疗,多饮水,高热时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儿童避免使用阿斯匹林,以防发生Reye综合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金刚乙胺和甲基金刚乙胺可抑制A型流感病毒株的复制。药敏试验表明A型禽流感病毒对上述药物敏感,早期应用可减轻病情,在发病2天内使用疗效更好。老年人及肾功能受损者剂量酌减。但应注意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前者包括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眩晕、嗜睡等,重者可出现谵妄、抽搐、运动失调,后者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有癫痫病史者忌用。
预防:人禽共防是治本之策
疫禽:扑杀没商量。
禽流感病毒其实也很脆弱,它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高温及紫外线均很敏感。在56~C时加热30分钟,60~C时加热10分钟,70~C时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48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药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
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预防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非疫区的养殖场应该及时接种疫苗从而达到防止禽流感发生的目的。禽类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因发病急、死亡率很高,目前尚无好的治疗办法。按照国家规定,凡是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应该立即对3公里以内的全部禽只扑杀、深埋,其污染物做好无害化处理。这样,可以尽快扑灭疫情,消灭传染源,减少经济损失,是扑灭禽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必须坚决执行。
只要我们相信科学、健全法制、依靠群众,切实加强疫情监控,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一旦发现疫禽,坚决扑杀,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把疫情扑灭在疫点上,就完全可以阻断疫情向人传播,大可不必谈“禽”色变。
人:谈“禽”不必色变。
由于对人没有特异性疫苗,而冬春季节又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提醒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尽管目前的流行性感冒的疫苗无法预防禽流感,但老人、幼童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还是应该接受疫苗注射,这样,一旦这些高危群体不幸感染禽流感,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安全起见,生物学家建议人们最好避免去疫区旅游。因为目前仍未找到禽流感的病毒源,也不知病毒的真正传播途径以及会否由禽畜传给人类,或者再由人传人。一旦发现疫情时,人们应避免接触生禽,避免到养鸡场或可能和生禽接触的地方去,特别是12岁以下儿童。
饮食上,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肉煮熟煮透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很可能进入人体。由于白斩鸡、三黄鸡这类食品对鸡肉的鲜嫩程度要求比较高,一些饭店为讲究口味,特地不将鸡肉高温煮熟,甚至在骨头附近的鸡肉上还带有血丝,这类食品最好不要吃。鸡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黄不熟,最好别吃旺鸡蛋。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双手被分泌物污染后(如打喷嚏后),应该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净。
总之,禽流感是完全可控可防的,一般百姓感染禽流感的几率微乎其微。从禽流感传播情况来看,它主要是适用于禽类,这个种别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对于感染禽与人,人和人之间都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是可以互相传染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禽流感主要还是在禽类之间的传播,完全可以通过严格的扑杀、消毒、隔离、封锁以及有效的预防,从而把它控制在最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