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4期

“让我尝尝味道”

作者:朱华贤




  14岁的女儿放学回家,妈妈煮了一盘虾端到桌上。女儿一数,18只,于是,就移到自己面前,一只只地开始吃了。,当女儿吃到第17只虾时,妈妈说:“让我也尝尝味道。”随即拿起盘中最后一只虾。不料此举却受到女儿的责怪:“你明知道我最喜欢吃虾,为啥还要吃掉我最后一只虾?”妈妈生气得掉下了眼泪。
  舅舅送来一箱“农夫果园果汁”,24瓶。读初一的儿子高兴极了,立即把它放到了自己的小房间里,准备一个人慢慢地享用。一天,父亲的同事带着小孩来玩,父亲就拿了一瓶“农夫果园果汁”给小客人。中午,儿子回家,发现有一个空的饮料瓶,立即就问母亲:“是谁吃的?”当父亲说明情况后,儿子大哭大闹,说:“这是我的东西,谁叫你们随便给别人?”父亲答应儿子买来还他,可儿子还不肯罢休,提出要还一箱。
  自私到如此程度的孩子也许并不很多,但比较自私或有些自私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却是相当地多。比如孩子们只知道母亲喜欢吃鱼头、虾尾、包子皮、饺子皮,并不知道母亲真正喜欢吃什么。自己的生日,要父母买这买那,而对于父母的年龄和生日,却很少有孩子能顺畅地说出来,他们更不知道父母应该穿多大号的衣服、多大码的鞋。
  孩子自私,是他们自己的过错吗?从现象上说,是孩子的错,但从本质上说,并不是孩子的错。“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不善,也不会恶。孩子自私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父母平时“爱得不当”的结果,是父母娇惯出来的。有许多父母,平时总是把最好的东西让孩子一人独享,自己总是努力克制;有多少父母,经常为孩子买最好的衣服鞋帽,而自己却总是能省则省;有多少父母,平时为孩子的一点一滴都想到了,可从来不想自己的事。正因为长期这样,习惯成自然,孩子以为:本来就是这样,我是应该吃最好的、穿最好的,我是家里的“大王”,一切都应该服从我。家庭生活中形成的这种自私心理,自然还会表现在学校里和社会上去。这种心理一旦表现突出,必然会遭到唾弃,甚至成为处境尴尬的众矢之的,成为难以被众人接受的孤家寡人。那么,怎么帮助孩子克服自私心理呢?
  首先,父母自己要摆正位置。不要以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也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各方面都要优先,都要让着他。要使其明白: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在一般情况下,孩子该享受的,父母也应该享受;父母该承担的,孩子也应该力所能及的承担。比如家里买来一只烤鸭,如果自己也喜欢吃,大可不必都让给孩子;平时家里的好多活,完全可以让孩子来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父母可适当照顾年幼的孩子。当然,父母也不能只顾自己而不顾孩子。
  其次,父母要做“无私”的示范。有些孩子的自私,是平时看了大人的样。比如有的父母对公公、婆婆或岳父、岳母很抠,一点也不孝敬;有的父母平时斤斤计较,很会占小便宜,到菜场买菜时,能赖一分是一分,就是顺手牵羊地拿一个萝卜也好。父母平时的这种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思想,都会让孩子看在眼里,并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因此,父母光明磊落、慷慨豁达,必定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再次,父母要利用同伴导向作用。在孩子的同伴中,肯定有一些关心他人、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孝敬长辈的人,当他们和孩子在一起时,或者当他们有这方面的表现时,家长要及时称赞孩子的同伴,并暗示自己的孩子向他学习。比如有一个小表兄来作客,他很懂事,从来不独占好吃或好玩的东西,即使别人给他,他也总是很有礼貌地谦让。此时,父母就要及时称赞。当然,对自己的孩子也不要赤裸裸地批评,最好婉转地这样说:“我们家某某也会向表兄学习的,他比以前懂事多了。”这样既照顾了孩子的面子,也让孩子明确了学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