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5期
我终于走出了心灵的“避难的”我终于走出了心灵的“避难所”
作者:马志国
今年50多岁,曾在政府一个部门里任科长,去年退居二线。前不久单位要组织到外地考察,因一时没有合适的人,要我领队。我很烦恼,不想成行,又不知道该如何对领导说。
说起来是因为我浑身的病。年轻时,一位朋友送我一些狗肉,我在切割时碰破了手指。过后朋友们逗笑说,你别回头咬我们一口吧!这下我往心里去了。于是,我去了医院,医生让我打预防针,弄得我十分紧张和害怕。随后,我浑身都有了毛病,经常浑身难受、头疼、心慌、失眠,吃药打针,跑医院。那时,我整天看到什么都感到异常,整个人明显地要垮了。
我睡眠不好,有时候很晚不能人睡,长期离不开安眠药。我心脏有病,夜间经常惊醒,心慌胸闷。有时白天心脏也会突然“腾”地一阵,我很害怕。严重时我不敢一人睡,在单位值班也要找个伴一起睡。有一段时间,我曾几次晚上要家人陪我去医院,我怕要出事。而且,我的脑子也有病,有时头疼的厉害;我的腿,有时瘙痒、麻木;我的血压……我最怕看到一些医学科普方面的读物,一看到上面介绍防治疾病的文章,我就会牵连到自己,感觉自己也有这样的毛病,越想越像,越想越怕。这些年从中医到西医,我跑了很多医院,说来也怪,医生检查心脏、脑子等都正常。最近一次体检,各项也都正常。可我还是以为自己有病。我在家里尚且害怕,出门到那么远的地方,岂不更是危险?我哪里敢去。
这时,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位心理医生。医生诊断说我的确不是身体有病,是心理问题,叫作“疑病症”。医生说,患疑病症的人往往敏感、多疑、固执、孤独,对身体过分地关注。这样的人遇到生活中的压力,往往会出现疑病症状。所以说,疑病症状是由于个人无法应付困难而产生的退缩行为,是逃避现实挫折的一种方法。这样可以减少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等,从而面对生活境遇能够有一份心安理得。
医生分析得不错。我从小就内向、敏感、疑虑、谨小慎微,凡事总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十全十美,对社会和周围的人和物也希望十全十美。因而,自己多少年来感受了比别人更多的痛苦。更让人痛苦的是,心中的苦在家里没法诉说。当时,我的第一次婚姻正摇摇欲坠,经过漫长的拉锯之后,我终于离婚了。很长的时间里我经受了心灵的煎熬,那种痛苦让人不敢回味,所以多年来我都封闭着自己的心灵,不敢想、不敢说。后来,我和现在的妻子结了婚,应该说,我们是幸福的。可是,我总觉得自己有好多病,特别是我的母亲因病去世后,我对自己的身体更是担忧。退居二线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于是到疑病症状中避难了。
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按照森田疗法,我坚持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进行调整。既然为所当为,此番外地考察也就必须前往了。没想到,这回外出的感觉出人意料地好!过去,我每次外出都是困难重重,这次,只是第一天晚上用了安眠药,后来几天全好了,每天睡得好,吃得好,工作得更好。随后,又在心理医生指导下尝试了一些方法,特别是积极的自我暗示。我学会了经常对身体以自我欣赏的态度,体验身体健康的愉悦。
后来,我退休与人合作办了一家文化公司,再一次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看来,只有面对现实才是出路。我为自己终于走出了心灵的避难所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