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6期
警惕痔疮掩盖下的直肠癌
作者:唐黎标
俗话说:“十男九痔,十女十痔。”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可以看出痔疮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相当高的。痔疮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大便时带血,对大多数人的健康痔疮并没有太严重的影响,所以,很多人对大便时肛门出血并不在意,放松了警惕。
直肠癌是消化道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癌症之一,如不及早发现并进行手术治疗,常可危及病人的生命。痔疮与直肠癌无论是病因、病理还是治疗和预后方面都完全不同,但二者却容易发生误诊。这是因为痔疮与直肠癌最突出的相似症状就是血便,而且往往便的都是新鲜血。直肠癌早期(晚期肿瘤出血坏死可能有脓血便),除血便外无其他不适,很容易误以为是痔疮。另外,直肠癌容易压迫直肠静脉,使直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继发痔疮。所以,很多早期直肠癌在痔疮的“掩护”下,不断地“生长壮大”,直至出现了明显的梗阻症状才被医院确诊为直肠癌。统计资料表明:有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都被误诊为痔疮,只有不到10%的病人发现肛门出血后立即去医院确诊为直肠癌。造成这种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误诊的病人当中,病人自我误诊延误的占40%,医务人员臆测等引起的误诊占40%,有20%是因条件所限造成的误诊。一些临床大夫对大便带血的病人常根据主观判断而给予对症处理或未按常规行规范的直肠指检而出现漏诊、误诊。
直肠癌的诊断并不困难,区别痔疮和直肠癌在临床上只需做直肠指检就能达到目的。直肠指检是早期发现直肠癌最为简便的方法之一,这种只需花费2-3元检查费的“举手之劳”,却能发现 75%以上的直肠癌。
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对治疗预后和提高生存率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资料表明:如果能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是非常令人满意的,70%~98%的直肠癌病人都可以治愈。
直肠癌除了有明显的大便带血外,有以下情况时就应提高警惕:
(1)排便习惯的改变。排便习惯改变是直肠癌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病人可在短期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排便不尽的感 觉。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灶增大,癌肿可阻塞直肠,引起便秘、大便变细或变形、腹胀等症状。初诊病人中有20%的病人发生肠梗阻,病变越晚,梗阻机会越高。
(2)大便性状改变。出现大便变稀、大便带血和粘液。80%-90%的直肠癌病人可有便血,血液呈鲜红或暗红色,常混有粘液或脓液。
(3)腹部症状。腹部包块是直肠癌的早期信号,约占三分之一;腹痛也较常见,但在早期并不剧烈。
(4)痔疮病人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如症状长期无明显好转或反复出现便血,就应当引起重视,千万不要让小小的痔疮耽误了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
(编辑 李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