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8期

老人再婚五人谈

作者:卓 悦




  《科学与生活》杂志编辑、记者:邵传贤
   老年人的再婚问题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是有其原因的。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老年人口以平均每年3.2%的速度增长着,截止2003年底,全国老年人口约为1.5亿,其中丧偶的单身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36%,约有5400万。而全国每年再婚的老年人数不超过健康老年人总数的0.2%。
  保健专家们赞成老人再婚,其理由是,丧偶有害身心健康。忧伤寂寞,容易产生“空巢综合征”,一旦罹患此症,便会使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容易罹患新疾或导致16病复发。美国学者对120名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为期10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重新结婚可有效排谴因孤独而产生的抑郁症。再婚后老人身体的各项可控指标,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明显减缓了他们衰老的进程。
  事实是清楚的,道理是简单的。但,人们的行动却是迟缓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有数字为证:单身老人赞成再婚的占60%,自己想再婚的占37%,而付诸行动的尚不足7%。
  先讲两则名人的故事。需要说明的是,不是非得拉上名人不可,而是他们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19年前,相声大师马三立的老伴不幸去世了,当时马老整70岁。料理完老伴后事,马老在家守着老伴的遗像一连数日闭门不出。经过深思熟虑后,马老把儿女召集到一起,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在老伴甄惠敏的墓旁提前修好自己的墓穴(马老是回族,可土葬),而且要竖好墓碑,上书——马三立之墓。看着父亲强忍悲痛的神情,儿女们谁也不忍出面劝解他。19年来,马老每当回忆起老伴在动荡年代,苦苦拉扯孩子,维持一家人生活的艰辛,总是泪眼涟涟,激动不已。“在那苦日子的煎熬里,她是怎么挺过来的?现在想起来,我还替她揪心。”日后,自然有不少人劝解马老抛弃老思想大胆续弦。据说,一位演艺界的不太老的老太太,自告奋勇地和马老联系,希望和马老偕伴终生。马老幽默地说:“你甭找麻烦了!从小没人敢碰我,因为我太瘦,谁都不敢上前,怕碰坏了找麻烦,现在就更不能碰了。”好心人给马老讲孤独寂寞对健康的危害。马老说,我不孤独,也不寂寞,编一个小段够我乐半个月的。热心人向马老说老来有伴的益处。马老说,我好静,多一个人都嫌乱。就这样,马老快乐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平静幽默中,享年九旬而逝。
  冯亦代和黄宗英都是大艺术家,他们的黄昏恋情,一时传为美谈。没有犹豫,不事声张,像天上的星星,像地下的流水,他们的结合是那么朴素自然。1980年,赵丹英年早逝,黄宗英一直无傍无依地在这世间独自前行。有朋友劝她再嫁,黄宗英说:“我曾经嫁给了高山,难道还会再嫁给小溪吗?”后来,在一次很偶然的聚餐会上,黄宗英见到了冯老。冯亦代曾是黄宗江和赵丹的好朋友,当年文艺界都尊称他为“二哥”,冯二哥当年英俊潇洒,是圈内公认的“帅哥”。当时,冯亦代的夫人已过世许久,由于没有妻子的照料,一向衣冠楚楚的冯二哥给黄宗英的印象很“狼狈”,人也失去了往日的精神,让黄宗英本如止水的心绪泛起涟漪……“回去后,我就给哥哥写了一封信,我说我想跟冯亦代结婚,如果你们同意的话,就把这封信转给二哥;如果你们不同意,算我没说。”在赵丹离世13年之后,黄宗英与冯亦代喜结良缘。用黄宗英的话说:“赵丹是高山,冯亦代是大海,嫁完了高山的人,我只能嫁大海!”冯黄二老的书斋里,一边挂着一张冯老与故去妻子郑安娜的合影,另一边挂着黄宗英与赵丹的合影。很多人为之不解。可黄宗英说:“正因为我们对各自的过去都很清楚,所以我们彼此都深深地理解和信任对方。”正是这种理解和信任使冯老数次战胜脑血栓的纠缠,重新学走路,重新学写字,而且笔耕不辍。
  平凡的故事昭示着深刻的道理。我认为,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需要再婚,没有婚姻他们照样安度幸福晚年;而有的老人却视婚姻为自己晚年的精神食粮,美满的婚姻简直就是他们心灵和精神的支撑。这就应了那句老话,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应不同对待。
  
  退休干部:丁增禄
  
  我叫丁增禄,今年70岁,再婚快5年了,生活幸福美满。谈不上介绍经验,就说一点我的想法和做法吧。
  平时我爱好锻炼和京剧,老伴去世后的几年里,我虽然没有感觉生活的凄苦,只是心里空落落的。在遇到我现在的老伴后,再婚的想法才逐渐清楚强烈起来了。我们是在晨练唱戏时认识的,以后好感不断加深,似乎重回年轻时代。我不怕人笑话,上年纪的人又怎么样?黄昏恋,也同样需要感觉,需要火花,形同陌路,话不投机,怎么共同生活呢?当然,我也不会莽撞造次。我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暗中观察揣摩,将零散的信息不断的归纳、汇总、分析。在我们感情不断成熟的同时,我有意识留心各种媒体对老人再婚问题的讨论。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两条:传统观念和儿女干涉。这两条都不会给我带来太大的麻烦。传统观念是虚的,有时只是借口和挡箭牌,就像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评价一样,如孔丘,可以叫孔圣人,也可以叫孔老二,完全在自己。儿女们都懂事,早就劝我再婚,说是可省去他们的挂念。关键在我能不能把再婚的事做得周密圆满。
  值得一提的是,我和后老伴开诚布公,把可能遇到的难题一一摆到桌面,逐条落实,各个击破。包括敏感的财产问题,我们也不回避。我们的做法是各自的财产由各自的子女继承,并进行司法公证。最后,我们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举行发布会,快刀斩乱麻。我话说得不多,但简洁有力。我说,我们这一辈活得很苦,根本没有为自己谋幸福、为自己做主的机会,现在,我宣布,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结婚,希望你们拥护这个决定,这是体现你们孝顺与否的试金石,我们不需要你们的物质帮助,只盼望你们能给予精神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准备好了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一切。不仅是儿女们为我的话鼓掌,连“孙伙计们”也高声叫好。
  
   天津社科院教授、我国著名的老年问题专家:郝麦收
  
  在老年人的再婚问题上,我提出了“三不变”规则。具体内容是:第一是“双方婚前财产不变”。这个不变表达了一个思想,即再婚前财产属于谁的,再婚后仍然属手谁。对对方的房产和室内家具这些生活资料,夫妻之间有使用权、管理权、维护权,没有所有权和处分权。第二是“双方婚前财产继承权不变”。财产继承是一种法律制度,是指财产所有人自然死亡或被法院宣告死亡之时起,按照法律规定将死者遗留下来的财产转移给他人所有的法律制度。继承权是指依法取得被继承人财产的权利。继承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三不变”规则中所讲的继承权不变,特指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不变,而不包括遗嘱继承。借此,可避免双方儿女为自己老人的遗产继承问题产生矛盾,并因此而阻止老人再婚。第三是“双方亲子关系不变”。亲子关系指直系血缘亲属关系,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老年再婚后,亲子关系不变包括五点内容:一是称呼不变,子女称呼自己的老人仍是爸爸、妈妈,而对父母再婚的老伴称叔或姨。二是赡养关系不变,父母再婚后,子女仍要赡养自己的老人,而不必赡养父母再婚的老伴。子女对自己老人的赡养包括经济上的供给和生活上的照料。三是护理关系不变,再婚的老年人患病需要护理时,第一护理人是老伴,第二护理人则是老人自己的子女。四是养老送终的关系不变。五是继承关系不变。除此“三不变”之外,再婚的老人还要注意法律证书和法律要件的完备。那种未婚同居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有统计数据表明,老年人未婚同居的离婚率高达70%。实践表明,“三不变”规则使老年人的再婚成功率大大提高,让老年人对再婚不再视为畏途。
  
   《长寿》杂志编辑、老年病学者:陈德生
  
  一些老年人丧偶后渴望再婚的心态,心理学家称其为生物(包括人类)“成双性”的具体体现。社会这个大机体就是由“成双性”的原始细胞所构成的。一个人一直本能地在寻找同他(她)组成一对整体的另一半,就是人类“成双性”的主要表现。老年人当然也不例外。如果他或她没有找到另一半,就会在自己内部难过地寻找“第二我”。这种情况也必然在丧偶状态中产生。于是,丧偶状态作为一种压力或应激就会造成一系列身心失调或病症。老年人丧偶后,其心理创痛、抑郁和苦闷,以及孤寂空虚感是很严重的。有人认为,子女成家另立门户后使老年人产生所谓“空巢综合征”,配偶的去世顿使丧偶者这种综合征加剧起来。此外,丧偶老年人的家庭角色发生了骤变,丧偶者原来从配偶那里得到的支持、安慰、体贴和照料一下子被取消了,于是,他(她)极需要重新获得这种感情上的支持和体贴。
  调查发现,丧偶老人可发生性格变异。有的表现为不喜欢见人,有的变得反应迟钝,道德感情和审美情趣发生衰退,有的出现健忘、妄想、幻觉等。此外,丧偶后可能发生饮食条件变差、经济拮据等情况,均会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婚姻状况是影响其生活满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表明,有生活满意感的有配偶老人多于无配偶老人,而且前者的满意程度较高。总之,和谐的婚姻关系顺应了自然,从而使人摆脱精神压力或应激,得到了性爱的满足。可以说,夫妻的伴侣生活是驱除病魔和死神的一个护身符,美满的性爱是确保健康长寿的一根支柱。
  当然,社会的复杂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又要求老年人在考虑自己再婚举动时必须慎之又慎,因为,这是触动各种复杂关系的最敏感神经,不权衡再三,势必会顾此失彼,引发矛盾。那样,再婚带来的就不再是和谐美满,而是无法排遣的沮丧和郁闷。现实就有很多匆忙再婚又离婚的老年人,让他们回顾一下过去都非常困难,因为,失败的再婚让他们又陷进了比丧偶更大的痛楚之中。
  
  著名电影艺术家:印质明
  
  我是一个对任何事都追求完美无缺的人。包括艺术创作和婚姻情感生活,严格要求,宁缺勿滥。
  为寻觅理想中的伴侣,我年近40才结婚。相濡以沫30多年的妻子蒋新苓去世后,两个孩子又不在身边,有人劝我再找一个老伴,生活上也好有人照应,我没有答应。因为,在我的生活字典里从没有“权宜之计”,我从不做将就凑合的事。我们夫妻感情是经过长时间的磨合适应而培养出来的,再说,老年人大多养成了固有的生活习惯和个性,差不多是本性难移了。何苦再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呢,这不是“强己所难”地找罪受吗?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是所有的科学道理都适合我们所有的人,你让一个喜欢幽雅清净的人去“蹦迪”,并说这样有益于他的健康,这不是开玩笑吗?眼下一些老年人仓促再婚后又离异的教训,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与其那样,还不如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天马行空地独往独来了。
  去年到美国探亲,我见快30的女儿还没有解决婚姻的计划,便对女儿说:“你视婚姻为生活的全部,还是生活的一部分?”女儿答:“当然只是一部分。”我说:“这样,爸爸就无话可说了。”我们父女同心,一脉相承。所以,心领神会地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