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9期
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作者:章睿齐
心理医生为此痛心不已,除了深深地惋惜,还有些内疚。其实,他已经尽到了职责。女博士最终没能走出心理阴影,是她在和自己的“斗争”中失败了。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面临竞争带来的生存压力,当你饱受挫折,亲人远离自己,家庭不和,事业受阻……如果是在10年前,你可能会独自哭泣,或找朋友倾诉,但你不会去找心理医生。而现在不同了,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渐渐地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就像身体有了病要去看医生一样,心理有了问题也可以去看医生。这是时代的进步。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医生或者良药都不是万能的。无论你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出了毛病,如果没有你的积极配合,即使医生为你制定出最好的治疗方案,也是于事无补的。
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医生,对于有心灵创痛的人,如果你走不出伤口愈合之前的那一段时光隧道,你的伤口就会永远流血,也许你曾生活在阴影中,如果你自己不去寻找一缕阳光,阴影就会终生与你相随。
要彻底抹平心灵的伤痕关键还在于自己,所以说,每个人都应学会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精神胜利法。这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卫机制。在你的事业、爱情、婚姻不尽人意时,在你因经济上得不到合理的对待而伤感时,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寡欢时,你不妨用阿Q精神调适一下你失衡的心理,营造一个祥和、豁达、坦然的心理氛围。
难得糊涂法。这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膜。在一些非原则的问题上“糊涂”一下,无疑能提高心理承受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困惑。
随遇而安法。这是心理防卫机制中一种心理的合理反应,能培养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用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幽默人生法。这是心理环境的“空调器”。当你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衡。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能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
宣泄积郁法。心理学家认为,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你悲伤忧郁时不妨与异性朋友倾诉,也可以进行一项你所喜爱的运动,或在空旷的原野上大声喊叫,这样做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宣泄积郁。
音乐冥想法。当你出现焦虑、忧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不妨试着做一次心理“按摩”,在音乐中逛逛“维也纳森林”、“坐邮递马车”……这将帮助你平息焦虑等情绪。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医学专家不断向人们发出警告,由心理压力引起的身心疾病已呈大幅度上升趋势。这种状况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因此,如何学会自我减压也势在必行。而给你的生活做“加减乘除”法,可达到心理免疫的目的。
加法。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拓展生活圈子。任何项目的体育活动都能使人感到惬意,但要控制运动量。另外,与其在家中使用健身器械,不如到公园散步,同朋友踢球或者登山、游泳。有意结交新朋友,接受新信息,开阔视野。
减法。降低生活标准,接受别人帮助。对生活高标准严要求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应该学会适度放松,不要认为自己能够做好一切事情。如果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最好能请别人帮忙。
乘法。给自己留一些时间,要学会多留些时间给自己。一个人如果总是不闲着,会使周围人的情绪也随之紧张。如果感到累了,一定要休息,即使不累,为了爱惜自己也不妨躺下来放松一会儿。
除法。不要总想自己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与其同时忙碌好几件事情,不如考虑如何提高效率,最好是把家务分成几部分来做。如,今天整理浴室,明天除尘,后天擦窗户。心理学家认为,适度的家务劳动会给人带来愉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