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期
庸人自扰,心生烦恼
作者:王 军
心理医生与周女士一起分析探讨了她调动工作的缘由、背景,引导她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客观辩证地看待各种困难和挫折,看到自己的优点及有利条件,分析克服目前的困难和挫折可采用的办法,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指明乐观的前景,而非糟糕至极,从而树立信心,最后得出“调动工作并非坏事”的结论,并鼓励周女士多与领导、同事交流沟通,努力克服暂时的困难。在此认知领悟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手段,如寻找社会支持、每天坚持适当运动、笑疗法等,周女士很快走出了阴影。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常会受到忧愁、烦恼、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困扰,有的人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痛苦的根源其实在自身,原因是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理解。
心理学家艾利斯指出,许多时候,人类天生就倾向于进行畸形的思维,倾向于过于易受暗示的影响和过分概括化,倾向于无端的焦虑不安和生气,并且,这种持续不断的焦虑会伤害自己。不管他们受过何种教育,也不论他们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长大,人天生就有一种异常强大的倾向,要求并坚持他们生活中的一切尽善尽美。一旦他们未能立刻得到想要的东西,就会谴责自己、他人及社会。正是这种先天倾向,容易使人在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发展出非理性的生活态度,造成心理失调。
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艾利斯认为对事件不正确的看法、解释和评价,是导致烦恼的真正原因,而不是该事件本身。又譬如:离婚的张女士患了抑郁症。离婚一事与抑郁症之间并不能直接构成因果关系,张女士对离婚一事所持有的认知和解释,才是使她情绪抑郁的真正原因。张女士将“婚姻破裂”归咎于自己的错误,把“离婚”视为自己追求幸福的重大失败,而不以为是自己得到了解脱,把“失去丈夫的爱”视为自己有缺点才遭对方遗弃,而不是认为对方不适合自己,将责任归咎于对方,等等。
所以,面对任何事件,应避免错误的观念,学会给予合理的解释。要在生活中培养如下正确的态度和观念:①建立自我观念,尽力但不苛求。②培养社会兴趣,欣赏别人的帮助,也愿意帮助人。③学会独立自主,与人合作。④容忍别人的缺点,不宜过分求全责备。⑤养成开阔胸襟,无偏见,不固执,有原则,但识时务。⑥有开放的人生态度,接纳未定世界。⑦愿为义务奉献,能尽己之所能。⑧培养科学思想,不被主观情绪冲动所蒙蔽。⑨有个人的主见,尊重自己良知的判断。⑩敢于适度冒险,惟情绪化的冒险则有勇无谋。⑾不做虚无论者,要以真实的自我去面对人生。
的确,我们本是“杞人”的后代,但我们大可不必总是“忧天”。理解庸人自扰的本性,我们的生活才会多一份恬适,多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