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期
人生驿站的尽头的心理满足
作者:张田勘
那些感到他们的生活有意义或有目的的人在临终前的几周很少有失望感,他们会很平和地面对死亡并平静地去世。尽管这类人也有担心和害怕,但是他们决不是沮丧,而且能摆脱抑郁和失望。相反,那些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或没有理由值得活下去的人在临终前几周最为抑郁,并且表示出强烈的速死的愿望,临死时表现出了较大的痛苦和绝望。
这一关于人的临终心理满意度的调查显然为死亡教育增添了新的内涵,也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些事——
小时候,街头住着一位邻居李老伯,他家的不幸谁都看得清清楚楚。李老伯是退休的锅炉工,妻子因病早已去世,而惟一的儿子又是痴呆儿。退休后的李老伯在街头摆了一个小摊,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盛夏或是数九寒冬,人们从未见李老伯休息过一天。夏天,去他的小摊买东西,看得见他干枯的双手裸露出的青筋;冬日,看得见他帽子下檐混浊的双眼和饱经风霜的脸上淡淡的忧愁。不过,一看到他的儿子在角落里好好地坐着,李老伯的脸上就不那么忧郁了,脸色也会放晴。街坊都说,李老伯是为了儿子而活着的,因为,作为父亲的他明白,如果没有了他,不会再有第二个人来养活自己的儿子,儿子也会跟他而离开这个世界。李老伯拼命地支撑着小摊,以此供养儿子,并维持着这个家庭。在他年过八十的时候,傻儿子去世了,儿子死后几个月,李老伯也去世了。大家都明白,李老伯心头那根为儿子永远紧绷着的生命之弦随着儿子的去世而折断了。为他办丧事的街道干部说,老人死得很从容,心满意足,没有半点的遗憾。临终前,李老伯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再也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了!
李老伯的事让人想到,他是有生活信念的。他生活的意义在于要担当起照料没有生活能力的儿子的重担,除了他,没有人能担负这个担子。正因为他在生活中有了目标和意义,他才会那么长寿, 同时也会在临终时,因为完成了自己生活的目标而感到内心无憾。
对于走到生命驿站的最后,比较达观的看法是,人总有一死,无论是权高位重者,还是凡夫百姓,在死时和死后都是一样的。但是,就对死亡的感受来看,每个人在临终前的心理满意度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死而有憾,有的人则死而无憾,正如上面的李老伯。
如果临终前人们能感到死而无憾,而非死而有憾,就可能赋予死亡以新的内容和意义,而这也正是眼下东西方都强调要正确理解死亡和进行死亡教育的一部分。过去,总认为李老伯的事是个别例子,但美国最近的上述研究提示很多人都会有李老伯那样的心境,而且在死亡的满意度上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死而无憾,这样的死亡可能是“好死”,而有的人则是死而有憾,这样的死亡则可能是“赖死”。
另一方面,美国的这个研究还得出结论说,一个人的精神信念同样影响着他对死亡的态度,有宗教信仰的人对于死亡比较从容。这个调查的另一个结果是,信教的人或相信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的人并不赞同安乐死,也不急于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认为,只有上帝才有权决定一个人是否结束生命。而且,有宗教信仰的人或者说有信念的人的确能帮助人在人生的任何时候缓解忧郁,在临终前,这种作用更为明显。虽然这样的作用不是巨大的,但是很强烈的,并且是持续而稳定的。
那么,那些感到生活有意义的人所指的“有意义”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这些人感到生活有意义或有目标并非一般人所想象是指那些在生活中卓有成效的事业或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是指赚了大钱,成了名人。所谓生活的意义就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那些明确而具体的生活事件,有的甚至是我们很多人所认为的“鸡毛蒜皮”的事。临终前,这些人都感到他们完成了自己在生活中必须完成的一些事情,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无论是生活中的事还是工作中的事。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具体的生活目标究竟是什么东西——
65岁的凯瑟琳的生活意义是,她有3个女儿,但最小的1个女儿的叛逆让她最不放心,但是在她执着的引导和教育下,女儿终于完成了大学学业,现在成了一名中学教师。凯瑟琳说,当她看到女儿现在每天有学生围着她,老师长、老师短的称呼时,她就感到自己的生活太有意义了,即使患癌离开人世,她也放,心了。
70岁的杰克感到他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个生活目标。在 69岁那一年,他学会了驾车。因为年轻时他没有钱,也无法拥有自己的车,但随着收入的改善,他终于有能力买一辆车了,这时他已69岁,不过他坚持学会了驾车。尽管他开车不到一年就因为疾病而将离世,但他很平静,因为他终于完成了他生命中最后一个目标——学会了驾车。
56岁的丽莎感到自己的生命也没有遗憾,她完成了自己最后一个任务,她终于把自己的小狗托付给了好心的邻居,邻居也向她保证,会像她一样爱她的狗,照料它、关心它……所以丽莎也很放心。
不过,美国的这项对临终前的心理满意度的调查并没有具体说有多少人感到生活有意义,而有多少人感到生活无意义。但从所举的几个例子来看,感到生活有意义的人肯定是大多数。因为,在生活中谁没有实现过自己的一些理想,满足过自己的一些愿望和干过一些自己想要干的事情呢?
不过,这些所有的事看起来都比不上上述李老伯要支撑着供养痴呆儿的牢,更赶不上特雷莎修女生活的意义。李老伯是生活给予了他意义——照顾自己的没有生活能力的儿子;特雷莎修女是上帝赋予了她生活的意义——照顾难民、乞丐和艾滋病病人。而平凡的人却可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意义,供养孩子上大学、完成分内的工作、还完了自己买房贷款等,都会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
由此也可以看出,所谓的死亡教育让人们平静地对待死亡只不过是基本层次的认识,而要让人在临终之时感到死而无憾,这才是死亡教育更高层次的内容,正如马斯洛对人的心理需求所划分的5个层次一样,较高层次的需求是得到心灵的慰藉、满足和尊重。
所以,大凡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应当,也完全有可能让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有目标,也就是赋予生活以意义,甚至是“鸡毛蒜皮”那样的意义,只有这样,在生命驿站的最后一站就会是满足和平和,而不是绝望和“含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