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期

葛洪——寿命在我

作者:常敏毅




  日本森下敬一博士曾言:“长生不老是不存在的幻想,但延长我们的寿命却是真实的。延长寿命的理论和方法尽管很多,但一个基本的事实却是公认的,即人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习惯可以延长(或缩短)人的寿命。”而这种思想,最早却是由东晋著名道学家、思想家、医学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提出来的,他明确地说:“寿命在我,而不在神仙。”
  养生之道,其“诀在于志”,寿命不取决于天命、富贵,而取决于自身,正确的养生原则,在于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大量调查表明,只要人们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地预防威胁人们生命的疾病,从而延长自己的寿命。这正是葛洪所说的“养生以不伤为本”、“身体不伤”方可延年的基本理念。这种养生理念的科学性已经为长寿生物学和预防医学的研究所一再证实。
  葛洪的养生理念是建立在调节日常的生活之中的,他从预防为主的角度,首先提出了“养生以不伤为本”的论点,具体论述了伤身的十三个方面,即“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这十三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如果伤之太久,都会影响寿命。所以,他进一步指出:“凡言伤者,亦不便觉而,谓久则寿损耳”,“积伤至尽则早亡”。
  葛洪针对这不知不觉而容易产生的“十三伤”,制定了“不伤身”的“养生之方”三十条,其内容如下:唾不及远;行不及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不欲极渴而饮;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不欲甚劳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车走马;不欲极目远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广志远愿;不欲规造异巧;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窃凉;不露卧星下;不眠中见肩;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五味入口,不欲偏多;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
  这些措施,看似繁琐,实乃简易,都是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只要稍加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习以为常,寓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但这些生活琐事,往往又为人们所忽视。所以,葛洪强调指出“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若能爱之于微”就必然会“成之于著”,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
  其实,只要自身的免疫力强,任何病邪都难以侵袭,即使被袭,对机体的伤害也会很轻,甚至没有。增强自身免疫力,是每一个人终极一生的要务。葛洪提出“善养生者,必保其精”,这个“精”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人体的正气(抵抗力),就是所谓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光靠药物是不能完全预防和战胜疾病的,我们还要靠科学的生活、运动和营养,这就要从平时做起,于细微之处点点滴滴地培育我们的抗病能力,而这正是葛洪养生理念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