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期
看病文化及其他
作者:苏光陆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去某某大医院治病,等了几个小时轮到自己时却被医生几句话就草草打发了。真是既恼火又不便发作,窝心的难受。这既不是个别现象,也不是中国所独有。连医疗水平高度发达的日本也有“候诊三小时,诊疗三分钟”的说法。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医生,患者也负有责任。无论大病、小病,也不论是初诊,还是复诊,一律拥向大医院,必然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就像一家火爆的饭馆,食客越来越多,可饭馆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不愿增加人手,久而久之,菜肴的质量必然出现下降——大厨也一样分身乏术。
生活中,人们的一大特点就是从众,明明是自己的事情,却要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无独有偶,许多人选择饭店先看是否人多火爆;选医院、选医生。出一辙,哪里人多,往哪扎。即使你选对了地方,可患者,医生没有充分的时间给你病,不也是白费吗?
笔者曾采访过某医院一位石性名医,高峰时他一天要看一百多位患者,真让人不可思议,不算问诊检查,光写一百多个处方,八个小时也够忙的!
有无道理
对医生的评价,有句老话说得实在:治得了病,可治不了命。也就是说,医生的主要职责是在尽量准确鉴别病情的同时,为病人减轻痛苦。多数医生的心里也明白,一些疾病不治也会自愈,像感冒、功能性的头痛、胃痛;一些疾病一治就好,像细菌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一些疾病再怎么治也好不了,像某些癌症、强直性脊柱炎等顽症。道理其实并不复杂,但出于各种原因,各种心理,人们不太情愿正视这个道理。
假如一个医生固执地认为所有病人都是自己治好的,那他无疑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统计学家将疾病治疗前后的情况归类统计,得出的结论让人大吃一惊:在所有的病人中,只有20%病人的病才是由医疗获得显著效果的,比如由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或是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
医生的意义,对于病人来讲就是关怀安慰。这种关怀安慰不是亲朋好友都能给予的,病人从医生那儿获得关怀安慰是特有的,是直接能作用到心灵深处的,因为它关乎着生命的安危。病人想从医生那里知道自己的病是否严重,能否治好,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如果医生诊察后,能多给病人说明其病情,并告诉他是否可以治好,那么,病人就会得到安慰和鼓励,虽未开始治疗却已取得治疗的效果了。
可现实情况是,有些医生却板着面孔,对病人并不怎么关怀安慰,他们错误地认为那是家属亲友应该做的事,与他们无关。当然,对此,患者也应负一定的责任,因为很多患者搞不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见到医师的那一刻起便从心底里向人家乞求关怀安慰,甚至不惜送礼。
作为病人,保持头脑清醒最重要。在搞清权利义务的同时你要明白,就是再好的医生对你的帮助、服务也是有限度的,关键是疾病的性质和你身体的素质,医生是要在这两个范围内施展拳脚的。对医生怀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势必导致你的失望,一旦被心灰意冷的情绪所左右,自然会对治疗恢复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
不少人常犯的错误是,没病的时候不注意健康,让他花一点钱去体检难上加难,而一旦疾病缠身又惊慌失措,砸锅卖铁一门心思寻觅名医,就好像这世界上真有包治百病的神医一样。抱着这种思想去求医问药,轻者先失望后绝望,重者上当受骗,定准无疑。
原因很简单,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