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4期
如何摆脱情感饥饿?等
作者:佚名
珠海 孙 玲孙玲读者: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缺乏食物的饥饿很敏感。但是,许多人却忽视了另一种饥饿,即难以摆脱的心灵空虚、寂寞、精神萎靡不振的状态。心理学家们称之为“情感饥饿”。
一般说来,情感饥饿与人的生活富足与否有很大关系。清贫者由于整日为柴米油盐操劳,不会缺少情感体验。情感饥饿常产生在生活富足、闲散舒适、无所追求的人群身上,这些人外表无忧无虑,但活力日减、情感麻木,久之心情抑郁、欢乐远去。
情感饥饿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它会影响人的精神,使女人对婚姻、家庭失去信心,对丈夫感到失望,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生活。为了摆脱空虚,她们或是打牌闲逛,或是红杏出墙,寻找婚外刺激,之后却仍是一片茫然。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对婚姻家庭有信心,当你认识到丈夫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能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情感饥饿就会悄悄地离你而去。
此外,培养对生活的热情,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社交圈子,也不失为一个摆脱情感饥饿的好办法。尽量让自己生活在群体之中,与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事一道,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会对你的心灵产生振动。在闲暇之余,还应该培养一种爱好,以充实自己的心灵,从中寻找生活的乐趣,无论是唱歌弹琴,还是写作绘画,都会让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有效地消除你的情感饥饿。当你感到无所事事的时候,可以看看电视、读读书报,或听听音乐,会使自己进入一种思维状态,并进而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这样,你便有了摆脱情感饥饿的精神“营养品”,你便会思绪更趋活跃,生活变得充实起来。
袁浩龙
我为何有活在梦中的感觉?
近一年来,我经常觉得自己处在梦中。对身边发生的事,总有恍惚之感,不知是真是假,对自己的情绪,也有快要失控的感觉。在这一段时间内,我对周围事物的感知水平降低,似乎感官都麻木了,因此,走路常常深一脚浅一脚。这种感觉真让人难受,一旦来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无效。但每次不到一小时,它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你说我这是怎么了?
烟台 刘 蕊刘蕊读者:
你的这种情况,精神病理学称为人格解体症状或非真实感。
人格解体作为一个症状,在精神病学的许多疾病中都可见到,有的还相当突出。尤其常见于抑郁症、癔病、疑病症等。曾有一位抑郁症病人,准确地描述了自己患病后出现的人格解体症状:“我自从发病以来,不但情绪不高,自卑、自责,对前途感到无希望,还有一个症状也让我难以忍受,就是我发现自己与别人及外界事物间总有一种难以打破的隔膜感,比如我看日出、看花,都如在梦里,和人交往也有一种似真若梦的感觉。我真怀疑我是不是还活着。”
在正常人群中,也有许多人有过这种经历,尤其是那些爱幻想的诗人、小说家,更是常常“如入五里雾中”,而且,有许多人还将这种经历记录下来,成为传世佳作。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保罗·萨特曾写过一篇小说,名叫《恶心》,详细、逼真地描写了“我”的人格丢失的感受,书中的我,已丧失了其独立存在的人格,而为其替身替代了,连“我”呼吸、写字等一举一动都不再属于自己,而是为那位替身存在的。“我”为此而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显然,在萨特的笔下,这种人格解体(萨特称为“非存在”)是一种痛苦的心理经历。
一般说,正常人或神经症病人的人格解体症状持续时间多数为数十秒到数十分钟,避其锋芒,躲入“白日梦”中,本身便是一种逃脱,也免去了切肤之痛。“我与世界有了隔膜,自然可以省却诸多烦恼”,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然而,如果当事人觉得这种“似真若梦”的感觉是个问题,并影响到你的生活时,你就必须求助于心理医生。
袁浩龙
智力衰退还是老年性痴呆?
我今年65岁。两年前发现自己很难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学习新知识时感到十分吃力,总感到刚学习的东西怎么也记不住,打电话要看好几次号码才能拨完号,想做的事情,一转身就忘记了。计算能力明显减退,特别是心算更感到困难。平时不喜欢看逻辑推理小说,对漫画的涵义也无法理解了。对新鲜事情开始缺乏好奇心,生活变得平淡无奇,几乎没有任何幻想,连晚上也极少做梦。我不知自己是一般的智力衰退,还是已经患上了老年性痴呆症?
上海 陆洪明陆洪明读者: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因生理、心理机能的衰老,在外界强烈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缓慢发展的智力缺陷症。但我们不能将一般的智力衰退等同于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最初表现为性格变异,频繁出现急躁、固执、主观、自私,经常为细小的事情而发怒,而且行为变得幼稚、愚蠢,甚至生活也不能自理。继而出现记忆障碍,最终可能严重丧失理解和思维能力。你显然不是老年痴呆症,而是普通的老年智力衰退。
美国心理学专家将智力分为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晶态智力是个体通过日常经验和知识的长期积累,而获得的可供联想和进行回忆的一部分智力,主要包括词汇和语言的理解能力,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能力,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液态智力则是流动性智力,与个体生理活动过程关系密切,主要包括言语和作业能力,注意、警觉、抑制离题的联想以及觉察环境变化的能力。
老年智力衰退主要表现在液态智力方面。主要与人的生理因素紧密相关,增强体质应该是预防液态智力衰退的关键性措施之一。老年人生活要有规律,形成固定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按时进食,定时解便。老年人容易疲劳,要安排好休息时间,看书、读报或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长,脑力与体力活动要交替进行。注意工作节奏,不可贪多求快。饮食应定时、定量和定质,不可大饥大饱,尽量达到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和低盐。戒烟限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袁浩龙
老人为何易烦恼?
即将退休的我长期在机关工作,近来被大量的烦恼所困扰。首先,我为退休而烦恼,一想到一年后的退休,心情便烦躁不安。希望单位能够延聘,但机关的机构改革又要削减编制,看来前途渺茫。于是我开始担心如何度过无所事事的退休生活了。其次,我还为自己的一生平淡和无所作为而烦恼,总感到往事不堪回首,认为自己当了一辈子“万金油”干部,却没有一点值得骄傲之处。请问我为什么在退休之前会有这么多烦恼?
无锡 李 彬李彬读者:
烦恼是指烦闷和苦恼的负性情绪,它通常是一种影响个体整个身心状态的弥散性的心境。在众多的主客观因素中,引起老年人烦恼的最主要因素是分离。
老年人面临退休,意味着失去自己多年充任的角色。干部退休,首先失去的是责任,是他每天肩负着的担子。失去自己习惯承担的责任,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分离,自然会导致烦恼。同时,退休也意味着失去感情上的联系,人们对自己多年从事的事业,通常都有深厚的感情。工作所给予人的兴趣和乐趣,占据着人的心田。一旦离开,会感到失去了什么。退休也使老年人与按时上班、频繁开会、例行的请示汇报等习惯相分离,从中体验到的失落感也令老年人烦恼。
人们所处的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特别是社会环境,有时会发生很大的变动。老年人只有不断增强自己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才不至于因无法适应变化的环境而烦恼。当然,排除烦恼也要求老年人热爱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努力使自己具有幽默感。幽默作为开心使者,越来越为现代人所欣赏。幽默是一种力量,幽默的人能够轻松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从而尽快地摆脱不幸;幽默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使平淡无奇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幽默还使感情的表达更加丰富,有助于解除疲劳,使烦恼烟消云散。遭遇心烦的事情,有时完全可以幽默地一笑了之,没有必要总是念念不忘。
袁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