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5期

登山有感两题

作者:刘少才




  不得不承认,人就像一部机器,毕竟要老化,人过了50岁难免各部件不出毛病。人们常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可谁都保证不了一生不进医院,可话又说回来,谁都不愿意进医院。那么,人到中年以后,就只有一条健康的路可走,那就是加强锻炼。
  
  登山登掉“将军肚”
  
  45岁时,从远洋转业到新闻单位当记者,两年不到,没长别的见识,倒是整天在外屹吃喝喝,肚子见长,从自认为是标准体形的我一下子变成了大腹便便的“腐败”相。弯腰系鞋带直喘粗气,到老乡家再也不能坐在炕上屈膝长谈了。你说,这能怪谁,老伴让我早起锻炼锻炼,我嘴里答应挺好的,可到了早晨,就是起不来。你说一天到晚在外边采访、吃饭,晚上还要爬格子,贪睡就是必然的事了。
  后来,一线记者一律换成年轻人,我有时间开始尝试锻炼了,还做着年轻时在大学校园长跑的美梦,可毕竟岁月不饶人,一身肥膘加上“将军肚”,只能看着那些年轻人从我身边擦肩而过。我只好绕着广场走,时间一长,这种走法有它的局限性,一是广场人多,走不起来,二是遇到熟人一聊天,又没走成。后来,我发现不少人,特别是离退休人员都去登山,登山少吃药,好处自己知道,坚持了1年,“将军肚”下去了,加上科学控制饮食,80公斤的体重一下子减了 10公斤。
  
  登山登掉失眠症
  
  登山锻炼我只坚持了一年,自我感觉年轻了不少。以后买电脑写作、上网,工作没有节制,搞创作来了灵感,有时要熬到凌晨两三点钟,生活节奏被打乱,曾一度失眠,严重时白天迷迷糊糊,但一躺下又没睡意,有时一夜都睡不好。严重影响了我的创作计划和作品产量。药没少吃,医生没少看,效果都不大。小城三家医院,院长都是我过去的采访对象,他们都劝我暂时停笔去大自然中锻炼,肯定比吃药来得快。
  我市有座西山,山上山下 20年前全市义务植树栽的松柏早巳绿树成荫,海拔不过四五百米高,离我的住处不过五六公里远,我首选的运动项目还是登山。这时,我刚刚过了50岁的生日,几年没登山了,原来的羊肠小道已被人踏宽了。登山的人群中也再不全是离退休的老人了,不少中年人、青年人都加入了登山的行列。他们有的是结伴来的,有的是夫妻二人同来的。再看那些老太太们,有的都是上上下下走了二三回了,仍然精神焕发。想想这几年,我真不该放弃登山。
  现在,我又坚持两年多了,不论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我每天晚饭后都坚持上山。冬天下雪,春天风大,有几次,山上就我一个人,因为我熟悉那山道,熟悉那风雪中常绿的松柏,因此,从来没感觉害怕和孤独。现在,我不但吃得下、睡得香,而且,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登山,我体会到这的确很有道理。去年,我在全国各地各种报刊共发稿400多篇,40多万字的作品被印成铅字。通过登山锻炼,自己也觉得年轻不少,而且两年没吃药打针了,不少人都不相信我已年过半百。我整天与电脑、书本打交道,50多岁了眼不花,头发不白,别人向我讨秘方,我说,那就是不是秘密的秘密——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