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7期
华夏粽子风味多
作者:李盛仙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目前城市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但在广大农村中,仍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为馅,少数也有采用果脯的。
广东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个头较大,外形别致,状如锥子。品种很多,有蛋黄、什锦、豆沙粽子,其中猪油粽、叉烧蛋黄粽、烧鸭粽、椰茸粽等独具南国风味,久负盛名。潮州的“双拼粽”自成一派,一头用咸料,一头则用甜料,一粽两味。肇庆的裹蒸粽也风味独特。
海南粽子。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0.5千克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香浓淡兼有,味荤素俱备,令食者胃口大开。
汨罗粽子。湖南汨罗传说是粽子发源地,汨罗粽历来以品种多、制作精巧而著称于世。国际龙舟节期间共推出传统和新开发的粽子数十种,并采用外形精美的真空包装和罐头包装,无菌卫生,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四川粽子。椒盐豆粽别具特色。先把糯米、红豆浸泡半日,放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用粽叶包成约50克1个的四角粽,用旺火煮3小时可熟,吃在嘴里外焦里嫩,酥香脆粘,味道美不可言。
云南粽子。火腿粽具有特殊风味,它选用优质糯米,浸泡后用粽叶包好,然后放入火腿,用旺火煮1小时后可熟,粽子一般呈三角形状。火腿粽油润而干腻,色香味荚,香气诱人。
安徽粽子。绿豆火腿粽,糯米沥干后加入芝麻油拌匀,后拌入精盐与花生油。绿豆火腿粽不用箬叶包,而用芦苇叶,裹成尖角形,具有糯米油润、粽叶清香、火腿味美的特点。
山东粽子。在诸多品种的粽子里,资格最老的首推山东黄米粽子。这一品种的雏形,晋代便已形成了。《风土记》中所记裹棕黍米,即是黄黏米。选用黄黏米包裹的粽子粘糯,夹以红枣,风味独具。食用时,可根据食客习惯,佐以白糖,增加甜味。
嘉兴粽子。浙江嘉兴的粽子,长方形,有鲜肉粽、豆沙粽、八宝粽、鸡肉粽等。嘉兴粽子当推“五芳斋”为最,素有“江南粽子大王”之称。它的粽子从选料、制作到烹煮都有独到之处,米要上等白糯,肉从猪后腿精选。剥开粽子,米糯而不烂,肉肥而不腻,不仅闻名全国,还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
湖州粽子。尤以“诸老大粽子”最为著名,有“粽子状元”之荚誉。诸老大粽子主要品种有甜粽、肉粽以及香肠粽、排骨粽、鸡肉粽等。甜粽甜而糯;肉粽入口鲜荚,肥而不腻,都是选用上等糯米制成。诸老大粽子以香糯鲜美而著称。
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代表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为浅黄色,晶莹明亮,味淡雅而独特。蘸白糖吃,清香爽口。
苏州粽子。为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咸蛋等品种,配料讲究、制作精细。如猪油夹沙粽子,选用上等红小豆,煮熟后去皮滤沙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适量的油脂熬制成馅,裹扎时馅里还要夹一块肥肉。煮熟后成冰晶般明亮的脂肪,口味甜美,油润清香。
闽南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精工巧作,糯米必选上乘,猪肉三层块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作料,香甜嫩滑、油润不腻。闽南话“热”与“烧”同含义,所谓“烧肉粽”,就是要趁热而食的粽子,热食则更有风味。
此外,著名的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西安的蜂蜜凉粽,上海的咸味粽子等,各具特色,亦很诱人。
(编辑 汤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