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0期
中老年人要学会对自己说“不”!
作者:庄 子
有一位母亲就是那种不断付出,并关怀、体谅他人的人,她总是让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感到无微不至的爱,不辞辛劳地为大家做这做那,尽可能地不让任何人失望。她已经60多岁了,每天依然不停地忙碌着,有时候感觉身体不舒服,她会在心里告诉自己:别做了。可是,她的理智却指使她一定要去做。
“妈,别再做什么了。”孩子们时常对她说,“我们都知道你一直都很爱我们,没有人会说什么的,亲爱的妈妈。”
其实,她也不是不听孩子们的劝说,只是已经养成了习惯,怎么也闲不住,老了之后更是这样,总想干点什么,似乎要证明给别人看,我不是个吃闲饭的人,我还能干活。
直到有一次住进了医院,她才终于肯对自己说“不”,因为她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自己病了,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所以,这次她是从心里做出的决定,而绝非因为别的什么原因驱使她行事,没有人觉得她不做事是自私的,也没有人会觉得她受到了冷落。她终于肯对自己说“不”了,她觉得身心轻松了许多,家人也感到很欣慰,再也不用担心她会被累坏了。
很多人尽力想成为一个贤明的好家长,好母亲,好职员,好朋友等,却常常忘记要善待自己。他们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一位,以为这样才具备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高尚情操。
智慧与常识透过感觉与我们交流。这种感觉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负荷超重,事情管得太多,可能会危害到健康。就像烧开水一样,当水开了的时候就会发出“嘶嘶”的响声,这时候就要把火调小,不然水就会漕出来将火熄灭,甚至酿成大祸。因此,有些时候,想做的事不去做,或许这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在生活中倾听内在讯息能使我们找到中庸之道。平衡的节奏使我们的生活不会超重,让我们生活在祥和的气氛中。
我的好朋友梅,就告诉我她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妹妹带着孩子来家里玩了一周。我的孩子每天晚上都会过来和他们一起吃饭。有些时候的确很愉快,可是对他们的造访我感到有些厌烦,我只想过安静的生活。”那个周末,梅想着:我真希望今天没有人会来,我要好好歇歇。就在这时,电话响了,女儿打来的,“妈妈,”她说,“周末我想去你那儿一块儿吃饭行吗?”“我不知道,让我想想再告诉你。”梅挂断了电话,可她为自己方才的说辞感到很内疚,我是不是太自私了?我这样做会不会让他们感到很失望呢?我不该这样做!我不相信我会这样做。就在这时,梅明白了,当相信自己的感觉不会对每个人造成影响时,就不用再带着责任或义务的心情去做事,更不必责怪自己。事实上我们总是要有所改变的,不是吗,生活每天都在变。
其实,人人都有一套内筑的机构——智慧,引领我们生活。有时它和社会义务、道德规范、旁人眼光背道而驰,无论如何,我们很清楚在我们的心里这是对的。我们愈能信任内在的智慧,就愈能让生活宁静安稳。
当我们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每个人都能倾听内心的声音时,人与人之间就能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当我们相信自己的智慧并有勇气跟随它时,尽管对某些人在短期内可能有些失望,可是绝对有其意义存在。同时,不要让自己在责任的束缚下勉强而为,却忽略心里真正的声音。
其实,生活的艺术就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我们学习体验内在的智慧,鼓起勇气忽略某些教条的规范,就是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知道何时对自己说“不”。
(编辑 汤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