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杏林传佳话
作者:施善葆
三国以后的一些医家.也有许多人酷爱“杏林”的佳话。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隐居山下,种杏千余株,“隐然若仙家”。苏州的郑钦瑜,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用于救济贫民。明代的书画家赵孟颊病危,当时的名医严于成给他治好了,赵孟颊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
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刊物名称等,也常以“杏林”来命名。我国健康报的一个副刊就取名“杏苑”。现代的医史学家陈邦贤(曾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1976年去世)晚年就自号“红杏老人”。连日本的汉方医学界,也非常推崇杏林典故,喜欢用它作为颂语,并作为医学团体和刊物的名称。比如有一个研究汉方医学的学术团体,就取名为“汉方杏林会”。
一千多年来,“杏林”的佳话广为流传,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也是中医界引为自豪的故事。历代医家以为人们解除病痛为己任,努力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时时以这个故事来激励、鞭策自己。近代著名医家裘吉生,曾经在关键时刻,以自己精湛的医术,卓越的疗效为“杏林”争了光。那是1929年,裘吉生作为中医请愿团的代表赴南京抗议国民党政府取缔中医的企图。当时,国民党当局竟抬出一个危重病人,要请愿团当场医治,以检验中医治病的实效。这当然是国民党当局的一种要挟。请愿团的中医同行们毫不示弱,推荐裘吉生去治疗。裘吉生沉着地仔细察看了病情,精心治疗,病人的病竟然应手而愈。裘吉生的这一行动,既维护了中医的声誉,也是对企图扼杀中医的权贵们的当头棒喝。裘吉生的高超医术还不仅表现在这里,1916年,孙中山先生到绍兴视察时,陪同孙中山视察的胡汉民突然患病,请裘吉生前往医治。裘吉生一剂药就治好了胡汉民的病。为此,刊、中山先生亲自题写了“救民疾苦”四个字送给裘吉生。
杏林传佳话。古老的中医学,以出色的疗效,为我国各民族的生存、繁衍、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编辑 方 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