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外用验方治哮喘

作者:易 雨




  [交九丸]
  
  取吴茱萸、附子、巴戟天、肉桂、洋金花各等份。将上药共研细末,取药面3克,用温水调成糊状,分贴双足涌泉穴,次晨取下。冬至数九第1天开始,每晚1次,用3日,每九连贴3次,共贴27次。该方有温肾、纳气、平喘之效,主治肾虚型哮喘。其证为平素气息短促,动则为甚,腰酸膝软,脑转耳鸣,不耐劳累。
  
  [喘贴宁]
  
  取细辛、白僵蚕各等份,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末3~6克,用二甲基亚砜调膏状,敷于神阙穴,用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10天为1疗程。功效为温饮化痰、祛风散寒,主治寒哮型哮喘。其证为呼吸急促,喉中哮鸣,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暗,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
  
  [背穴贴药]
  
  取白芥子、玄胡索、葶苈子各20克,细辛、桂枝各1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制成直径2厘米的圆饼,贴敷于肺俞、风门、大椎穴4~24小时,夏季11时至13时贴,隔10日1次,每年贴3次,连续用3年。此方有温肺散寒、化痰平喘之效。适于寒哮型哮喘。
  
  [伏天贴药法]
  
  取白芥子、玄胡索各Z0克,甘遂、细辛、天南星各10克。上药共研细末,分成3份,用时取1份,用生姜汁调成糊状,将药膏分摊在6块玻璃纸上,贴于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穴,用胶布固定3~6小时。每年的初伏、中伏、末伏各贴药1次,连续贴3年为1疗程。其功效为温肺散寒、涤痰平喘,为冬病夏治寒哮型哮喘之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