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莫生气

作者:孟凡伟




  一位哲学家曾说,“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气,轻则伤身,误事,影响人际关系;重则误国亡身。
  生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古今中外都有考证。中医瑰宝早就有“气滞于内,血脉不畅”之说。现代医学认为生气时,人的脑神经紊乱,影响血液中氧气的运行,从而引起各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生气时,人的智商和情商都处于最低水平,正是“气令智昏”;呼吸系统由于生气会影响血液循环,咽部容易患咽炎;消化系统滞气时,胃肠蠕动减少,消化液分泌少,人常有不饿不渴的假象感觉,气滞型胃炎就是由于常常生气所致;人在生气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会减少,影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而且由于肝胆滞气,也影响它的解毒功能,人常会被气得肝部疼痛,甚至导致患肝炎、肝癌等。现在流行的心脑血管疾病、各类癌症等都与生气有着很大的关系。有的人由于常生气,容易引起心脑血管功能的失调,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发生,并诱发脑中风、心梗、尿毒症等;而常常生闷气的人,抑郁寡欢,则易导致某一器官的功能失调,致使正常细胞突变,癌细胞生长。美国科学家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气溶进液体里让白鼠喝,白鼠中毒而死。人生气时产生的毒素会对人体各器官造成不可低估的毒副作用。又有科学论证,一个人生气10分钟等于3000米长跑所消耗的能量。
  古今中外因“生气”而误国亡身的惨痛教训不胜枚举。不论是凡夫俗子,还是伟人名士,“气令智昏”都在所难免。三国时期的周瑜妒火中烧,抑郁闷气,长啸“既生瑜,何生亮”而饮恨九泉。三国名将张飞,则因气急暴戾,鞭打士卒,而埋下杀身之祸。堂堂英雄好汉驰骋疆场几十年,没有牺牲在战场,却因自己暴戾的性格而死于手下人之手,实在是莫大的遗憾!
  而对极为恼人的事,能够坦然面对,心胸宽广,淡然处置的贤人名士,也都留下了千古佳话。三国名士司马懿,顶住诸葛亮羞辱他为“妇人”的激怒,司马懿清醒地认识到诸葛亮已经周密运筹,就是想用激将法让他出阵,在五丈原彻底打垮他。任凭蜀兵怎样骂阵,他就是不为怒气所乱,不出兵。一旦盛怒出兵,必然是中了被诸葛亮围剿的计,会全军覆没。西汉名士韩信坦然面对“胯下之辱”的传说,家喻户晓,他不为怒气所乱,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敬爱的周总理睿智地回答西方记者刁难提问的佳话,更是广为流传。那时,我国处于建国初期,面对一穷二白的局面,西方记者向周总理发问:中国有多少钱?总理不生气、不尴尬,坦然睿智地回答:中国有十八元八角八分钱。周总理既做到了坚守国家机密的原则,又不失外交礼仪地回答了国外记者的刁难提问,显示了泱泱大国总理的大家风范。
  不为琐事生闲气,气令智不昏,会化解气、会排除气,这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一个人首先要心胸宽广,要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实在遇到让人生气的事,要学会冷静,想办法努力把生气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通过和知心人交流,既有利于解决问题,又可以消气;通过升华忘却令人生气的事,也是一种境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生命的质量是千差万别的,让我们都来学会不要生气。
  
  (编辑 汤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