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4期

长寿不如健康,健康不如快乐(四)

作者:赵仲龙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老同志不要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已经是对社会“没用”的人了,而应该认为自己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虚化的。自己完全可以做一些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事。即使现在身体条件很差,什么事也做不了,也还可以在精神上给自己、给家人、给社会带来一些愉快。
  你可以这么想:我承认我今年已经80岁了,但是有人说80岁才刚刚步入“老老年”,有人还能活到100岁,甚至lZ0岁,离死早着呐,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
  当然,老年人还得承认,有些事情确实不适合老年人干。比如说,大运动量的活动、重体力活等,但是提倡老年人干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让自己活动,让自己在“动”中生活。这样就能使人对生活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也能使人感到活得充实、有意义。
  有一些老同志,退休以后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感到很“迷茫”。有的人只好感叹:“怎么样才能找回自我?”其实“自我”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中特别缺乏的东西,不是退休以后没有了,而是退休以前就没有。我们这个社会太强调集体,强调一致,强调“长官”意志、父母意志。那种个人的成长、个人志愿的发挥太缺乏了,包括个性也很缺乏。
  但是在心理学上,更强调自我,就是更强调你自己对自己的接纳,自己对自己的尊重。老年人可以有自己固定的生活方式,要支持他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比如说,有的老年人愿意写写大字,练习书法;有的愿意去跳跳舞;有的愿意去外面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都非常好。有的老年人年轻的时候想学弹钢琴、想学开车,想学外语,但是没有这个条件,现在条件允许了,完全可以去圆这个梦。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个理论:人有不同的需求,从低到高是生理上的、安全的、被尊重的、社交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最高的愿望,实际上是自我接纳。
  有的人的最大理想,可能就是登一次珠穆朗玛峰、走一次钢丝、飞跃一次黄河等,虽然明明知道这样做可能有生命危险,但是他不在乎这些,他就要为理想而奋斗,他觉得这样活得才有意义。
  老年人退了休,按理说应该没有什么“压力”和“包袱”可言。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对照一下您自己,是不是也背着这样或那样的“包袱”?
  许多老同志活得太累,什么事都太操心,为儿女操心、为儿女的儿女操心、为老伴操心、为多年的好友操心……总之,有操不完的心。
  中国人为儿女“操心”,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国外就不是这样,只要孩子一旦长大成人就与父母分开了,反过来儿女也不担心老人。
  在中国,是老人操心儿女,儿女操心老人。当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中国人重亲情,这是好的一方面。在西方社会,虽然社会保障机制好,但是也难免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比如,有的老人在家里死了半年都没人知道,这是很悲惨的。可以说,西方社会是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
  作为老年人,一点不为儿女操心也不太现实,但是您要想一想,您的儿女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已经有能力处理各种事情,包括家庭的和社会的,您过分地操心,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有时候还会给自己添“病”,添“堵”,结果反而给大家增加麻烦。
  当然,家庭的亲情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来说,是非常需要的,但是一些负性心理,也就是情绪上的负面的状况对自己的健康是不利的,要尽量避免。
  有的老同志,往往陷入“七情”不能自拔。中医讲,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怒伤肝,就是过于愤怒,会伤到中医说的肝,导致肝火旺盛等。人太高兴了会伤到心,比如范进中举,最后因过度高兴而发疯。过度思虑伤到脾,也就是伤到消化系统,就导致人不想吃饭,或者是消化不好。过于忧虑伤到肺,过于惊恐伤到肾,中医说的肾是指人的生殖系统。
  不是说人不能发怒,要说一个人一辈子都不发脾气,这个人也不健康。比如说,你丢了100块钱,丢了1000块钱,还高高兴兴的?不可能的。你一不小心,把贵重的东西打坏了,难道说也很高兴?在这种情况下生气也是正常的,但是不能过于愤怒,不能过于高兴、得意忘形。
  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原谅了别人,解放了自己”,能够比较宽容地接纳别人,对自己也有好处。“制怒”有益于健康,人在愤怒当中肯定会对健康有伤害。
  老同志如何使自己快乐起来?方法是很多的。要经常想想自己的长处,自己过去的经历,自己过去成功的一些事情,干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从事让自己快乐的运动,吃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等。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有的人,让他游泳就特高兴,可有的人,你让他游泳,简直要他的命。所以说,有各种各样的快乐,只要自己觉得快乐就行。
  要拿得起、放得下,该乐还得乐。有的人,家里出了大事,就什么事都不做了,饭也不吃,觉也不睡。还是那句话:“要面对现实,千万别跟自己较劲。”所谓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就是较劲。
  有人说:“真正的快乐是从老年开始的。”我同意这种说法。
  退休以前工作压力大,没有什么快乐。而退休以后,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是我觉得快乐,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是积极的。
  比如说,快乐从过生日开始,快乐从考上大学开始,快乐从结婚开始,快乐从退休开始等,怎么提都可以,从哪一天开始都不晚,从哪天开始也都不早。
  人们不就是要在生活中“找乐”吗?如果你过去不快乐,那么,你现在就开始快乐,这就需要老年人去创造生活,在生活当中寻找快乐,这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
  有人说,老年人是一个“弱势群体”。确实,老年人的体力不像年轻人那样。但是,这个话看你怎么说。老年人的体力不及年轻人,比如,年轻人可以走得很快,老年人一般走得不快。年轻人体力、耐力比较好,能够跑100米、2000米、5000米,老年人可能就不适合做这样的有氧运动。不过,老年人也有自己的优势:老年人的生活经验丰富,思维判断的能力比较强。孔夫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不为外界的环境变动所影响。40岁就可以“不惑”了,何况六七十岁的人呢?老年人对任何事情能够做出比较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这是老年人的优势。
  老年人在生活方面,在经验、技术方面都比较成熟,这也是优势。所以,老年人从体力上来说可能是一个“弱势群体”,但从思想成熟的程度来说,倒是一个强势的群体。所以,老年人大可不必因为自己年老而处在一种消极的情绪中。
  关于老年人,常常有这么一个词,叫做“体弱多病”,或者是“年老多病”,好像总是把老年人跟疾病连在一块儿。老年人的病是多一点,但是那并不是一定的。人上了年纪,也许脸上会出现一些皱纹,头上长一些白头发,这是人到老年必然会出现的生理现象。但是,这并不等于人老了就一定会生病,别把“老”与“病”挂在一起,画了等号。
  总之,健康是生活中头等重要的大事。生命不可能有两次。长寿有秘诀,早晚乐呵呵;健康有良方,每天好心情。
  (完)
  (编辑 祝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