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4期

“潇洒”:医治心身疾病的最佳良方

作者:翟 峰




  现代医学临床表明,人们的许多疾病是由于长期的心理疾患而引起的,医学上称之为“心身疾病”。头痛、失眠、焦虑、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自主神经紊乱、溃疡病以及癌症等均属心身疾病的范畴。在许多发达国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已达到了很高程度。在美国,心理医生是一个受欢迎的职业。在我国,心理咨询正方兴未艾,心理门诊已在各大医院挂牌诊治。健康已不再仅仅限于躯体健康,而要求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并预测21世纪人类最多、最普遍的疾病将是由心理疾病引起的心身疾病。为此,笔者认为,要医治人们的现代心理病,除药物治疗外,主要还得靠人的心理调节和调养,而人活得“潇洒”一点,将是人们医治心身疾病的最佳良方。
  诚然,人吃五谷杂粮,生活在人与人相处的社会,生理上的疾病,生活和工作中的磕磕碰碰肯定是难免的。话又说回来,既然难免,再去生气、怄气就不划算了。因此,凡事要有个好“心境”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一个人健康的最主要标志。要保持一个好“心境”,其实也不难,如人在世上活得潇洒一点、解脱一点,就能达到保持一个好“心境”的目的。
  那么,人们又怎样才能活得“潇洒”一点、解脱一点呢?
  首先,这里必须指出的,此处说的“潇洒”,并非是放弃社会道德和责任,及时行乐的同义语。而是为了医治人的心理疾病,保持人的心身健康所要倡导的那种健康的“潇洒”,即人们常总结的“五要”——要笑、要跳、要俏、要吐、要掉的健身要求和方法。“笑”是笑口常开心常乐,笑使人活得年轻、潇洒;“蹦跳”是指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跑步、散步、打门球、打太极拳、钓鱼,任自选择,适可而止;“俏”是指美化生活、美化自己,使生活过得更精彩、更富有朝气;“吐”是与亲朋好友谈心交流,倾吐心中的憋闷,不背包袱,轻装生活;“掉”是放下架子,不论从什么岗位上退下来,功名利禄皆成过去,要自觉地以普通人的心理对待一切,既不背往日辉煌的包袱,也不计今日“门庭冷落”的寂寞,要以“当个老百姓,真呀真高兴”的心态,走向未来。
  其次,人要活得“潇洒”,还要懂得这样一个哲理,人生的滋味并非只由名利构成,即使没有发财,没有升迁,也不必耿耿于怀。与其钻在牛角尖里作茧自缚,真不如豁达一些:“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人生快乐的事很多,何必非得为眼前的一点暂时利益而烦恼?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从以下事中引以为戒:如一些信奉“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往”的人,凡遇与个人名利、待遇等有关系的事,总要争得无休无止,长时间心理失却平衡,你说他们怎样豁达?诸如一起参加工作,他是正处级,我怎么才是个科级?水平都差不多,凭什么他能评上副教授而我还是讲师?有些人甚至连自己的孩子考不上重点中学,也觉得是生活对自己的不公平,好像有人故意跟他作对似的。其实,这些人大可不必为眼前的一点不如意烦恼,以致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而老人活得“潇洒”一点,还要善于开发童心。人们常说,交友是心的沟通。那么老年人交友最易和谁沟通?是孩子们。孩子们天真的笑、纯净的心是老年朋友的“心泉”。老年经过中青年的跋涉,阅历深厚,爱心浓浓,绕膝儿孙是他们永不厌倦之所系。老人们不但可和自家的孩子,而且还可和别人家的孩子、学校幼儿园的孩子交朋友。并通过与孩子们交朋友来颐养心灵,应该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由于孩子们的话是鲜活的,我们老人的心也应该鲜活起来。为此,老人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而要和孩子一同乐、一同感觉、一同走、一同玩,把心交给孩子,内心才会充实。当孩子们与老人建立了感情,会围着老人跳呀、叫呀、抱呀,让老人分不清孩子们是说了什么让自己好开心,而且开心不在一时一刻,而是时时相伴,那么,这时的老人就会在与孩子们玩的“潇洒”中,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自己的疾病和烦恼,从而使自己不知不觉地进入身心健康、豁达增寿的美好境界。
  (编辑 汤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