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子宫内膜癌术后的性激素治疗
作者:郑惠方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它是指子宫内膜发生的癌,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原因目前虽还不甚清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大部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都与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持续的刺激有密切关系,所以,子宫内膜癌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临床上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除手术方法外,还辅以化学药物或性激素治疗的配合。
已知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的刺激密切相关,且肿瘤组织中含有数量较多、功能完好的性激素受体,这就为子宫内膜癌的性激素治疗提供了依据。但是并非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都存在对雌激素的依赖,只有存在雌激素依赖的患者术后采用性激素治疗可望收到较好的效果;而肿瘤组织中性激素受体水平低下的非雌激素依赖的患者,虽也可采用性激素治疗,但疗效常常甚微。
那么,怎样才能了解患者所患的癌肿是否存在雌激素依赖呢?原来,在雌激素依赖的患者中,癌变的子宫内膜组织内存在着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资料显示,受体阳性率雌激素受体(ER)为50%-80%,孕激素受体(PR)为40%-70%,ER和PR双阳性率为50%左右。雌激素就是通过受体刺激子宫内膜,促使癌细胞不断增殖、发生和发展的,受体阳性率和含量越高,提示肿瘤对雌激素的依赖性越大。对雌激素依赖性较高的子宫内膜癌是性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相反,ER和PR的阳性率和含量较低,尤甚是PR明显降低时,说明受体的功能已明显丧失,性激素治疗的疗效则较差。由此可见,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能否进行性激素治疗要看对肿瘤组织进行性激素受体检测的结果。
子宫内膜癌的性激素治疗始于20世纪60年代,已有近半个世纪的临床应用。实践证明,性激素治疗与化疗相比,不仅有效率高,而且治疗过程中的副反应也比化疗轻得多,可以长期使用。子宫内膜癌的性激素治疗分为孕激素治疗和抗雌激素制剂治疗两类。
孕激素治疗是采用各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制剂,如甲羟孕酮、已酸孕酮等,均可选用,用药剂量要大。孕激素治疗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作用于癌细胞,延缓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孕激素治疗对分化较好、生长较缓慢、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含量较高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抗雌激素制剂治疗是采用非甾体类抗雌激素制剂——他莫西芬(TMX)。TMX能有效地与雌激素争夺雌激素受体,使雌激素不能与受体结合,从而使雌激素失去对子宫内膜的促癌作用。此外,TMX还有促使孕激素受体水平升高的作用,因此特别适用于孕激素受体水平不高的患者,使用TMX促使PR水平上升后,再用孕激素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孕激素受体水平不高的患者也可同时使用TMX与孕激素进行治疗,同样可以提高PR水平而取得较好疗效。抗雌激素制剂治疗的适应证与孕激素治疗相同,必须要有较高水平的性激素受体,尤其是具有较高水平雌激素受体含量的患者,治疗才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性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采用性激素治疗虽也有一些效果,但多不明显,所以,这些患者更多采用的是环磷酰胺、阿霉素等化学药物治疗。
(编辑 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