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荤素之争
作者:黄健民
可吃的食物何止千万种,大体可把它们归纳为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两大类。然而,正因为食物有这等区别,也就有了应该吃荤还是应该吃素的论争。
人道吃素可延年
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于1988年6月23日去世了,享年95岁。人们认为,他的长寿主要得益于吃素。从青年时代起,他用餐除鸡蛋、牛奶外,其他荤腥一律不沾。毛泽东曾预言:梁先生坚持食素,清心寡欲,定长寿也。事实也果然如此。
因素食而延年的记载中外皆有,它们虽言之凿凿,但真假难辨。
“素食”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文,其本意是“使人有朝气”;罗马文里的“素食”有“活泼而健康”的含义。在西方,吃素的最早倡导者被认为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早达哥拉斯,距今已2500年。
佛门中人是吃素的。据说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对此并不严格要求。我国从梁武帝时代起,佛家才有此戒律。
现代主张素食的人,大多并非出于宗教信仰。由英、荷、法等十几国人士组成的“国际素食协会”,就仅仅是从自身健康考虑,来研究和宣传素食好处的。
素食方案有多种:有的主张吃“纯素”,绝不与动物之品沾边;有的主张除植物类食品外,可以食用牛奶、鸡蛋、蜂蜜等物;也有的只主张食用新鲜蔬菜、种仁、坚果、水果、海藻、谷类,同时禁用人工调味品;更有人主张,素食的目标是“回归自然”,应全部生吃。
有趣的是,吃素还与对动物的“仁慈”相关连。英国素食协会就认为,吃素与吃肉相比,不仅能使自己获取健康,重要的还在于是对动物的一种“人道”。古代的孟夫子对动物也是有“恻隐之心”的,他似乎说过“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话,不过他不是位素食者。但写过《战争与和平》的托尔斯泰却因“尊重生命”而选择了素食。法国名人斯塔克说道:“把动物杀死然后将它们吃掉,是一种与文明背道而驰的行为,它否定了进步与智慧。”孙中山先生也曾主张素食,且有“吃素是文明的表现”之说。
不过现在许多人吃素是为了防范“富贵病”。所以在德国,汉堡包里夹着的不一定就是牛肉饼,而可能是撒着蒜茸或葱末和调料的豆腐块。德国有家报纸在2003年的一篇文章中说道,吃素使人年轻、能增强免疫力,还能缓解偏头痛、提高性欲和受孕机会等。美国的一位已禁荤18年的国会议员则说:“禁荤之后,身体棒了,精力也充沛了。”
研究认为,由于素食者的血胆固醇水平低,高密度脂蛋白比例大,血压较低且血液凝固较慢,因而他们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大大降低,而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的“第一杀手”。研究者还认为,素食者的肠功能较强,排便较快,因而患消化道等癌症的危险也减小了。
素食也有弊端
曾有学者指出:人类的生理构造与食肉动物不同,人类适宜于素食,素食是科学的饮食方式。
台湾医学界曾对250位和尚、尼姑进行过检查分析,发现这些吃纯素者的营养水平与正常人相当,也就是说,吃素不会影响健康。但安徽医学院在1987年对九华山僧尼的营养检测表明,这些佛门弟子大多营养不良,不能满足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北京医家的相关调查也证实佛家人士不仅营养不良,而且僧侣们的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发病率与不吃素的人并无差别。素食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已是各国学者的共识,并认为长期素食者的寿命较短。有人对嵩山少林寺的碑文进行考查后发现,大部分少林和尚都只活了三四十岁。对于长期纯素饮食可能存在的弊端,一位佛家弟子曾撰文如是说:“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与自由,即便是营养不良,我们也心甘情愿,无须杀他肥我。”那么,没有宗教因缘者似乎就不必“心甘情愿”地长吃素食了,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婴幼儿与青少年、孕产妇和强体力劳动者。
研究认为,长期吃素的人老得快,且无助于预防消化道癌肿。
法国医生发现,有位33岁男子因长期严格地食素导致失明。因为他缺乏营养视神经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英国素食协会主席罗杰指出,患者失明的发生与他的食物明显不均衡有关。
芬兰学者曾对500名女性素食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情绪悲观,一些人还患有抑郁症,重要原因是她们长期缺少动物肉中的能改善情绪低落的物质。
营养学家主张要吃肉
生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你如果有100斤重,那你全身的蛋白质大约就有18斤,它是除水以外人体内最多的一种物质。蛋白质好比是盖房子的砖和瓦,是你的肌肉、心脏、血液、神经、脑髓以及包括头发、指甲等各种器官和组织的主要原料。如果进食蛋白质过少,就会疲乏、消瘦,容易生病:长期而严重地缺乏蛋白质,可能造成死亡。
肉、鱼、蛋、奶里的蛋白质含量较多,品种更全,比豆类、米面所含的蛋白质质量高,且易被吸收。所以营养学家认为不可只吃素不吃荤,主张要经常食用肉类。
十几年前,一份关于中国的“吃肉不吃肉”的报告谈到:一个人的营养标准应日进蛋白质70%,其中动物蛋白需要达到30%。可是我国在1959年的营养调查发现, 当时中国人均摄入动物蛋白仅为3%:1982年再度调查时,动物蛋白所占比例已达11%,差距仍大。报告说,由于肉食不足,使不少知识分子提前衰老,甚至英年早逝。
不过情况很快有了变化。2005年7月25日我国首次发布的国人营养变迁报告指出.自1961年至2000年,全世界人所吃的猪肉、牛肉、羊肉等动物性食物只增加2倍,而中国人却增加了10倍!对于城镇的许多人来说,控制吃肉量已提到议事日程上了。营养专家正在呼吁进行一场膳食革命,要求做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尽管如此,从透露出来的营养规划看,无论是2010年还是2030年,中国人均的肉食量仍要求有所增加。
日本是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日本科学家多少年来一再声称,日本人的长寿与吃肉有关,他们强调吃肉有益长寿。还是荤素搭配好
美国政府曾在1956年公布了一项“全民饮食建议”。其主要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糖、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要求以动物类食品即肉、奶、蛋为主食。也许当时有这必要,但后来发现,“三高一低”的饮食方案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于是在1992年4月28日,又公布了一个“美国人新的理想饮食”方案,要求增加素食(蔬菜、水果、五谷、豆类、坚果),减少荤食(肉、奶、蛋)。
而今的许多专家、学者都赞成:荤素要适当搭配,要努力使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的营养“互补”。
事实上,荤、素食物都各有益处,都是人体所需之品,偏废荤食和偏废素食都是不可取的。国内外众多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告诉我们,“什么都吃”正是他们的经验之谈。可以相信,如能根据各自情况解决好荤菜搭配的最佳比例,定将使我们的体魄更健壮、寿命更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