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古医心理疗法掇趣

作者:叶水泉




  俗话说:“心病终须心药医”,占人早就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古代中医看病,并非全靠药物,对“心病”患者,往往也使用一些很有趣的心理疗法。
  
  脚踏龙袍疗闵王
  
  齐国的闵王患病卧床不起,大臣请来宋国名医文挚。初诊时,文挚连药方也未开,拂袖而走。再诊时,竟然穿着鞍登上了病榻。闵王见了十分恼怒,但为了治病,只得暂且忍耐。谁料这位医生居然还敢脚踏他的龙袍,口出粗言,讥讽闵正。闵王再也忍不住了,狂怒地大骂文挚,结果一下子吐出了胃中积食。正当他欲下令将文挚治罪时,众官齐来相助。原来这是文挚事先制定的“激怒疗法”。果然闵王吐后,两三天就恢复了健康。像这样的案例,许多古医都曾用过。
  中医认为,人若思虑过度,会使心血耗损,脾气衰惫,睡眠不良,消化滞结,以怒激之可以缓解病情。
  
  吴球投安慰剂
  
  有一人酒醉夜卧花廊,口渴时取石槽之水喝下。天明后发现槽内有很多小红虫,即疑虑不安,竟然成疾,久医不愈。老中医吴球探明病因后,做了几粒药丸令病人服下,须臾病人就有便意,吴球令其溺于水中,泻下的粪便经水一泡,隐约可见许多红虫泛起。病人看了以为喝下的红虫都已打下,疑虑顿消,疾病不久便愈。
  饮水不卫生是会致病,但红虫不可能在肚里存活,病人主要是心病。吴球只不过是用一束红线剪碎,掺入泻药内。病人服后泻肚,红线头随之排出,病人以为红虫俱下,故愁消病愈。这也是古医用安慰剂的最早记载。施用安慰剂,现已成为临床上有广泛用途的诊疗手段。
  
  击鼓拍桌皆治病
  
  公元九百多年,契丹国名医敌鲁,善用意疗。有一妇人患病,敌鲁看后说:“心有蓄热,非药能及,当众意疗。”于是令击大鼓于妇前。力极而至,妇人病愈。在病人面前击鼓也能治病,真乃奇闻。
  有一女子夜间听到强盗的烧杀抢劫声后,惊吓万分。从此每听到一点声响便吓得跌倒在地,不省人事。请医屡治无效,后请张子和诊治。张令两个侍女牵着患者的手,让她站在一张高椅上,面前置一小桌。张子和用一方木板突然拍击桌面,女子大惊欲倒。张说,我以木敲桌,你何必害怕?少时,他又用力猛拍桌面,病人就不大害怕了。接着又敲门打窗,渐渐地患者适应了声响。不久,此女子就痊愈了。
  现在看来,这两个病人很可能患了恐怖性神经症,两个古医的击鼓拍桌是一种逐步“脱敏”的行为疗法,类似这种疗法,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治疗此类患者。
  (编辑 方 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