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7期

不容忽视的儿童胃肠病

作者:王小衡




  近些年,随着多种新型胃肠功能检测仪的问世以及它们在儿科的使用,临床上对许多小儿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即没有器质性胃肠病变的消化不良患儿,也可能存在着消化道运动功能紊乱或感知的异常。笔者在此举例说明,提请广大家长引起高度重视。
  
  (1)功能性消化不良
  
  最近,市运输公司刘师傅9岁的女儿虹虹老是说肚子胀,不想吃饭,有时还说心口痛、泛酸,几周下来,孩子看着就瘦了一圈,家长很心痛,带其到附近区医院查肝功能和胃镜,但没有发现异常。后到市人民医院求医,经消化科医生仔细检查,并做相关实验室检查,最后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医生点评]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学龄儿童(6~13岁)中非常常见,据统计,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占儿科门诊所有就诊量的8%,小儿胃肠门诊的30%,属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大量进食冷饮、冷食及补品,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肠动力下降有关。其特征是:有长期或反复食欲不振、烧心、呕吐、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嗳气、进食少却易饱等症状,久而久之,人变得面黄肌瘦、贫血、全身无力、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对有上述症状来医院就诊的患儿,医生首先要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出发,确定患儿有无胃肠道器质性病变的存在,可通过做钡餐、纤维胃镜、腹部肝脏B超、血生化检查等排除胃炎、消化道溃疡、息肉及肝胆胰等器质性疾病,才能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旦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上首先应调整饮食,即少给患儿吃冷饮、冷食,应进食无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胃肠道负荷。药物治疗首选西沙必利(商品名普瑞博思),该药是第三代全胃肠动力药,可促进胃肠蠕动,恢复胃动力。据临床儿科医生观察,西沙必利对学龄儿童反复发作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使用后上述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该药副作用小,值得推荐使用。
  
  (2)慢性胃炎
  
  四年级学生强强最近老是说肚子痛,且几次发作都是在放学之前,10多分钟后就自行好了,全身无其他不适症状,大便也正常。家长开始认为是孩子肚子里有虫子,就先后3次服药驱虫,但未见效。前不久,强强妈带着孩子来到市儿童医院, 医生给他做了全面体检以及相关化验检查,再结合纤维胃镜检查结果,最后确诊为器质性再发性腹痛,系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医生给强强抗菌消炎,并让其口服保护胃粘膜的药,一段时间后,强强的临床症状减轻,腹痛消失。后观察半年,未见腹痛发作。
  [医生点评] 儿童腹痛临床上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大类。器质性腹痛部位多为脐周,与饮食无关,可有恶心、腹胀、厌食及便秘症状,究其原因,85%是由于胃肠疾病引起的。其病理因素多为胃十二指肠粘膜慢性炎症(慢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道溃疡、肝胆疾病和慢性肠炎以及慢性便秘所致,而肠道寄生虫病只占极少数(不到5%)。儿科专家指出,器质性再发性腹痛患儿往往表现为非典型腹痛症状,在发病初期,有些患儿表现可与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相同,两者容易混淆,以致误诊而耽误治疗。因此,如果小儿慢性腹痛病因不明,又高度怀疑是器质性再发性腹痛,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建议做纤维胃镜检查。
  
  (3)慢性功能性便秘
  
  一年级学生芳芳近半年来出现排便困难,这不,芳芳现已5天未解大便了,今晨起床后直喊腹痛,上厕所一蹲就是半小时,大便还是拉不出来。无奈之下只好来医院求助。在儿科专家诊室,医生发现她面色较白,前额长出数个淡红色小疹,形体消瘦,腹部胀气,左下腹摸到一条索状肿块(粪便),肛门有出血征象。追问病史得知芳芳平时有挑食和偏食的毛病,常吃零食,还特别喜欢吃饼干、干鱼片等辛辣食品,很少吃蔬菜和水果。原来,这是一位典型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儿。于是给其口服番泻叶,用开塞露塞肛,患儿不久就成功排便。此后,医生又嘱其家长科学训练孩子排便习惯,如纠正坐姿,适当进行下压运动(吹气球,增加腹内压)等方法,并调整饮食(控制零食及少吃辛辣食物,多吃香蕉、蔬菜等),治疗3个月后,患儿便秘现象完全消失。
  [医生点评] 一般认为,儿童每隔3~7天排便一次,大便硬结而量少,呈粟粒状,排便过程如延长或出现排便困难,并引起痛苦,应视为便秘。日常饮食中缺少纤维素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目前,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独生子女偏食和挑食(常吃精细食物或易上火食品),少吃或不吃蔬菜、水果,导致体内纤维素缺乏,肠蠕动减慢而造成便秘。众所周知,便秘患儿常伴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胀或腹痛,睡眠不安等症状,由于大便变硬,排便费劲并疼痛,患儿于是更加不愿意如厕,而大便不解就越积越多,从而导致直肠对大便的反应迟钝(即直肠的伸缩感受器将不再兴奋,便意消失),结果造成大便阻塞,久而久之,就会发生肛裂和营养不良。此外,粪便在肠道停留过久,经细菌分解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还可危害孩子大脑。
  预防胜于治疗。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这是防治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关键。家长必须认识到,孩子应该摄入含食用纤维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不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肉类、蛋类、花生酱等)。另外,每天要摄入足够的水分。注意牛奶或奶粉不宜进食过多,否则也会加重便秘。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患儿,治疗关键在于清除粪块,重建良好的肠道排便习惯。因此,每次主餐后,最好让患儿去厕所坐便至少10分钟,家长可告诉孩子,在此期间不一定排便(当然能排便最好),目的是训练孩子的排便习惯。以后视情况选用润肠通便剂,润肠通便剂首选开塞露和甘油栓,该药能减少粪便的硬度,同时使患儿憋不住大便。每日分早晚两次使用,所用剂量可调整到患儿至少在两天以上的大便是松软的,且排便无痛,一般可在使用数周后根据病情停用。
  应该指出,长期服用缓泻药和依靠润肠通便剂也会导致儿童习惯性便秘。由便秘引起的腹痛,不宜使用颠茄合剂来止痛,否则会使便秘加重。对顽固性便秘的孩子更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做腹部X线平片和纤维结肠镜检查,请专科医生寻找病因,以排除先天性肠道畸形。
  (编辑 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