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8期

我的健康我做主(四)

作者:赵仲龙




  人哪;谁没有点愁事,说起来,发愁的事太多太多。
  比如说,小时候发愁自己个儿矮,担心自己长大了是个“二等残废”,女孩子愁什么?愁自己太胖,如果真的瘦下来了,又担心自己的“三围”不“达标”,在人前“挺”不起来。哪一个女人不希望自己是天使般面孔、魔鬼般的身材?!结婚了愁什么?担心老公“婚外有情”,害怕老婆“红杏出墙”……工作了,担心让老板炒“鱿鱼”;好容易赚了几个钱去炒股,天天担心股市是“牛市”还是“熊市”,就怕股市暴跌。总之,精神压力太大,情绪日益恶化。大量资料证实,长期劣性情绪是造成亚健康的主要根源。
  如果情感刺激过于强烈,便会进一步导致心身病态,引发多种疾病、暴怒甚至导致脑出血、心肌梗死……
  但情绪由你控制,消愁还需自解铃。如果愁事、气事迎面而来,你先把它冷却一下再处理,千万不要动气、发愁、憋闷自己。
  大家知道,马寅初先生是人口学家、经济学家,上个世纪50年代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因为对中国人口问题发表了不同看法,以“新马尔萨斯沦”受到灭顶式的大批判。那时候,他受到的压力太大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然而,马老却念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何等超脱!何等胸襟!马老一直活到100岁才去世,看到了给他平反的日子,等到了他的学术研究成果被社会接纳为主流观点的那一天。
  1972年,毛主席得了老年性白内障。决定请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眼科的唐由之大夫给老人家做手术。金针拨障,这是中医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唐由之见了毛主席,老人家听到他的名字“唐由之”,信口就背诵了一首古诗:“是长是短两由之,无所得时无所失,仰看浮云识生趣,默默无言即是诗。”这首诗写得好,意境高,超凡脱俗,告诉人们,是长是短两由之,心往宽处想,眼往远处看。
  前不久,有一位朋友的儿子没有考上大学,这位朋友气得借酒浇愁。我对他说:“你到学校门前站一站,看看学生有多少?一个比一个脑瓜子灵,谁不想出人头地,望子成龙,耀祖光宗 但总有大多数人不尽如人意,注定要普普通通地工作,平平淡淡地生活。”
  古往今来,谁都希望自己比别人有出息,活得好,这是人性所决定的,无可厚非:可是梦想不一定能实现,幻想不一定能成功。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话不一定对,但有其哲理性。公平,在世界上绝对是没有的:古人说:世间公道惟白发,贵人头上不肯饶。烦恼比岁月更易催人老,少量的恐惧、忧愁和苦恼是自卫的本能,但经常或长期的忧虑却是人生的大敌,它会扰乱身体正常的功能。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为他出国留学的儿子冯洪国写了一副对联:“欲除烦恼须无我,历经艰难好做人。”无我,才心理通达,才没有烦恼,才身心健康。
  人生短暂,万事俱应想得开,随时随地保持心理平衡,相信自己,守平常心,处变不惊,笑口常开,潇洒走一回,自会快快乐乐地过一生。(完)
  (编辑 祝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