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9期

范增大怒归故里途中疽发背而亡

作者:易俊杰




  范增为秦未项羽的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仅次于父),公元前204年,刘
  邦在彭城被项羽打败之后,退驻荥阳,要求讲和。项羽想要答应,范增劝阻道:“刘邦现在容易对付,若放弃这个大好机会不去攻打,将来必会后悔”项羽于是与范增急围荥阳。刘邦十分害怕,就用陈平的计策离间项羽与范增的关系。项羽的使者来到汉营,刘邦叫手下人备办丰盛的酒筵,但在上荣时,一见是项羽的使者,便假装惊异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没料到是项王的使者!”便把原来的酒筵撤上,换上粗劣的食物给使者吃。使者回去将此报告项羽。项羽怀疑范增与刘邦私下勾结,就削夺了范增的权力。范增大怒,忿忿不平地对项羽说:“现在天下大事基本上定下来了,我想回老家去养老:”项羽答应了他。于是范增怒气冲冲地辞别而归,但还未走到彭城,就因背亡的毒疽发而死。
  疽,是一种局部化脓性疾病—中医称大而浅者为“痈”,深而厚者为“疽”。此病最早载于我国的医学典籍《灵枢经》。其《痈疽》篇云:“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又曰:“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疽者上之皮大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疽发病多因情志内伤,如范增就是这样,或因过食膏粱厚味,致使火毒湿热内盛。外又感风热之邪,以致营卫不和,邪气郁于肌肉筋骨之间,气血、经络阻滞,而发为疽毒。
  疽分布头疽和无头疽两类。有头疽如脑疽(生于脑后项部)、发背、搭手(生于脊柱两侧,部位枉以手搭背之处,故名。上搭手位于肩胛部位,中搭手位于背中部,下搭手位于背下部)等,初起顶如粟米,根脚坚硬,发痒作痛:日后根盘渐大,脓头渐多,色红灼热;溃破后,状如蜂窠,一般属阳证,即现代所称的“痈”病。西医认为,痈是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日寸侵入几个邻近毛囊和皮脂腺所造成。与疖不同之处为周围组织变硬,有多个脓头,好发于颈和背部,局部症状较疖更为显著,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中医认为,除上述症状之外,若兼见神志昏迷,气息急促等全身症状,为疽毒内陷,属危象,可置人于死地。古代有不少名人因此病而丧命,除范增而外,魏都督曹休也是因气郁成疾,“疽发背而死”的。这种有头疽因好生于背部(督脉),故称为“发背”。发背亦有上、中、下之分:上发背生于天柱骨下,中发背生于背心,下发背生于腰部对脐处,其均发生于人体要害部位,若疽毒透背,则凶多吉少。
  无头疽发于骨骼肌肉深处,漫肿无头,肤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溃后易损伤筋骨,多属阴证,类似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亦是一种危重之症。
  疽虽非不治之症,但治要及时,不可迟延,否则,病情发展严重起来,就有可能危及生命,切切不可大意。有头疽的治疗,初起宜散风清热,行瘀活血;成脓后宜和营清热托毒及切开排脓;溃后一般不需内治,体虚者宜补调气血,外用提脓去腐剂。毒气内陷者宜凉血清热解毒。内服方剂可用“归花汤”、“神功内托散”等,外用“千捶膏”、“金黄散”、“三品一条枪”等贴敷。无头疽的治疗,一般宜用清热和营托毒为主。内服“小金丹”、“阳和汤”,外用“冲和膏”、“阳和解凝膏”等。现代医学则应用抗菌药物,切开排脓,并将坏死组织切除。
  (编辑 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