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1期

精神疗方促养生

作者:段子诚




  我今年86岁,1937年参加革命,1979年离休。在漫漫人生征途中,由于不知疲倦地工作,到退休时我已积劳成疾,患上了心血管病,医院先后发过3次病危通知书,我的思想上一度感到极度痛苦和悲观。
  去年12月底,我去上海看病,在几家大医院的检查结果一致:左心室增大、主动脉增宽延长扭曲、左室后壁波幅低平、窦性心动过缓、主动脉弓向外突出和硬化,结论:病窦综合征,目前没有特效药,办法只有手术和服药。后来,老战友把几家医院的检查结果,送给上海著名的心血管专家汪教授,请他拟出治疗方案。
  一天,汪教授电话约老战友和我面谈,他没有过多提及我的病情,而是要我正确对待疾病,不要怕病,要自找乐趣,忘掉疾病,并让我学习养生方法,向自己要健康。汪教授的话使我豁然开朗,他没有给我开药方,而是开了一剂精神治疗方。于是,我竭尽全力遵照汪教授的嘱咐去做。
  首先我转变了观念。战争年代死都不怕,现在还怕什么病,放下思想包袱,忘掉名利,忘掉疾病,不再把病挂在心上,不再依赖药物,药常备不常吃,感觉一身轻松,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向自己要健康,就要学习养生方法。我家祖传中医,从小学了一点医药知识,现在,老了又身患疾病,我更应学习如何养生抗病。我订了《中国老年报》、《养生大世界》、《祝您健康》等10种医学科普报刊,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养生知识,并将养生知识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我相信,“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贻之福可得永年”。
  自找乐趣,发挥自已的爱好和特长,喜欢什么就干什么。我从小就爱好收藏,即使在战争年代也没有放弃。多年来,我共收藏一万多件藏品,分门别类,摆列有序,专门设立“博览室”,两侧是“老有豪气撼天地,室藏雅气通古今”的条幅。不仅我每天欣赏,还有很多藏友、同事、朋友和儿童来参观,博览室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基地。再就是种花卉盆景,也让我乐在其中。
  再是话聊。老年人不能足不出户,过孤独寂寞的生活,更不能生闷气,要热爱生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和人们一起“话聊”。我话聊的内容十分丰富,与花农聊种苗木花卉,同菜农聊大棚种反季节蔬菜,跟渔民聊特种水产养殖,和花卉盆景爱好者聊盆景知识,与老战友聊与人民同生死共患难,战天斗地搞建设的往事……总之,我聊的范围极广,天南海北,家事国事天下事,无所不聊……聊天是我的一大爱好,一天不聊,就闲得发慌,聊天,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聊天,也让我受益匪浅,不但广交了朋友,增加了见解,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陶冶了情操,还把心中一切不愉快与烦恼的事情全部倾吐出来,避免了不良情绪的堆积。
  离休20多年后的今天,我原来患的几种病居然全部消失了,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声音洪亮,身板硬朗,步履稳健,登1000米的高山不喘气。20多年未住医院,连药也极少服,自已不受罪,家人未受累,为国家节约了大笔医药费。我能够做到这样,全靠汪教授给我开的精神疗方。
  (陈世高 整理)
  (编辑 李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