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
儿童保健,莫入误区
作者:施善葆
误区之一:体检忽略生殖系统
时下不重视孩子体格检查的家长不多了,但普遍存在检查项目不全面,特别是忽略生殖系统的现象。实际上,儿童生殖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不比其他系统少,其消极影响尤其忽视不得。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先天性生殖器发育不良甚至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类疾患,如男孩子有隐睾、包茎、睾丸鞘膜积液、尿道上裂或下裂、阴茎包皮过长等;女孩子则以肛门阴道瘘、小阴唇粘连、两性畸形等为多见。这些疾患往往因缺乏明显症状而不被家长注意,以致延误治疗,它们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育,还可能“株连”成年后的性功能与生育能力,有的还会发展成恶性疾患而危及生命。
以男孩子的隐睾症为例,一般宜于7~10岁间施行手术,否则不仅可能妨碍睾丸制造精子,酿成不育,还可能恶化成睾丸癌而丧命。再说女孩子的肛门阴道瘘,经常有部分大便从阴道流出污染阴道而造成各种感染病灶,严重影响健康。由此不难明白,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生殖系统可能存在的异常并给予治疗,对儿童及其一生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误区之二:打预防针要忌口
接种疫苗通常被人们称为打预防针,这是保护儿童免受相应传染病之害的重要手段。问题在于民间流行的一些做法甚是不妥。如有些家长主张给孩子吃些小鱼、小虾或香菜之类的“发物”,意在让预防针“发”出来以取得疗效。另外一些家长则主张“忌口”,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生怕干扰了预防针的效果。
所谓预防针,一般是由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制成的,其免疫作用是靠它的抗原作用刺激身体,产生能杀灭或抑制病菌或病毒的抗体来完成的,只要抗原达到一定数量,身体内就会产生足够的抗病力,达到有效预防相应传染病之目的。此时,即使吃“发物”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至于“忌口”(如不能吃鸡蛋、鱼、水果等)更没有道理,因为打预防针与生病不同,注射疫苗后获得的抗病作用主要体现在抗体的质量上,而抗体实际上是一类特殊蛋白质,若能多吃点蛋、鱼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可以提升免疫力,若听信传言忌这忌那,造成体内制造抗体的原料缺乏,倒恰恰削弱了预防针的功效。
误区之三:打了预防针就万事大吉
前面说过,打预防针是保护孩子免受相应传染病之害的有效手段。那么,是不是打了预防针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呢?未必。因为人体感染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诸如自身状态、疾病流行、感染程度、产生抗体是否够或效果是否降低等方方面面。只要上述条件中有一条发生了变化,情况就会截然不同。
以乙型肝炎为例,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产生针对乙肝病毒的抗体,保护接种者免受乙肝感染之害,但这种保护作用是相对的,且受到时间的限制。因此,仍需注意预防,如不可与乙肝病人密切接触,特别是不能接触e抗原阳性的乙肝病人之血液,否则仍会感染上乙型肝炎。那种认为打了预防针就万事大吉。生活就可以随随便便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应予以彻底纠正。
误区之四:胎盘球蛋白万能
胎盘球蛋白是从胎盘中提取的物质,不少家长迷信此物,将其当作防范孩子生病的“灵丹妙药”。诚然,孕妇在接触外界病原微生物后胎盘可产生抗体,但总的说来缺乏特异性,抗病效果较弱,注射1次仅能维持4周,而且只能对甲肝、麻疹等少数几种传染病有预防作用。
如果滥用胎盘球蛋白,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可能使孩子产生过敏,诱发哮喘甚至休克而致命。此外,如果胎盘球蛋白中混有乙肝病毒,甚至艾滋病毒,那接受注射的孩子就更加危险了。因此,胎盘球蛋白用不用,用多少,应该由医生来决定,以确保孩子身体健康。
误区之五:孩子不必镶假牙(义齿)
孩子牙掉了怎么办?一般家长甚至包括某些医生都认为掉就掉了吧,不必镶牙。因为掉的是乳牙,不久就会被新生的恒牙所代替,其实不然。
口腔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小宝宝的乳牙从出生后4~6个月起开始萌出,2岁左右乳牙出齐,6岁左右恒牙开始萌出,以后恒牙开始不断替换乳牙,直到13岁才全部替换完毕。如果3~6岁间,乳牙因外伤或龋齿而脱落,正确之举是及时给孩子做假牙。这样做有以下两点好处:
首先是假牙可以代替缺失牙发挥咀嚼作用,不仅有利于消化,还能在咀嚼中刺激牙槽骨发育。其次,假牙不会使缺失牙两边的邻牙歪斜、移位,以后恒牙萌出也不会错位,因而能减少或防止牙列不齐的现象。
因此,在乳牙缺失后而相应的恒牙还有一段时间才能萌出时应给予义齿修复。若是13岁后恒牙因外伤等原因缺失,那就更要镶牙,到了17岁以后,以前镶的假牙需要更换,因为孩子的颌骨面颊都已发育长大了。
(编辑 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