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

让卧床病人远离褥疮

作者:米 悦




  对于一些长期在医院或家中卧床的老年病人来说,防止其发生褥疮,已成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一项重要内容。
  褥疮是因为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和压力性溃疡。褥疮容易发生在身体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而支持重量较多的骨突处,如骶尾部、髋部、肩胛部、肘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部、足跟部、耳廓、枕骨等处。
  长期卧床的病人因为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或是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分泌物或大小便的污染、浸渍、皱折不平的床单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还有就是病人因为年老体弱、缺乏营养、长期发热与恶病质等,这些都是导致褥疮发生的原因。
  要防止褥疮的发生,重在消除发生的原因。
  (1)加强营养,增强病人的抵抗力。
  (2)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鼓励和帮助卧床病人经常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不同皮肤营养状况、不同体重,采取不同的翻身方法。
  ●分段翻身法:将人体分为三段(头和肩部、臀部、下肢)进行翻身。将平卧病人分段移至床边,然后分段翻身,使翻身角度达90度,形成大翻身,暴露面积大,护理效果好。这种翻身方法适用于体重重,皮肤营养状况较好的卧床病人。
  ●整体翻身法:将平卧病人一手托腰,一手托大腿整体移至床边,然后将病人整个侧卧,使翻身角度达90度,形成大翻身。此种翻身方法适用于体重不是很重,皮肤营养状况不太好的卧床病人。
  ●小角度翻身法:使病人翻身角度达60度,腰背部倚靠枕头。此种翻身方法适用于体重轻、营养状况差、皮肤薄的卧床病人。
  给卧床病人翻身时动作要轻柔,一定要把病人抬起再移动位置,每次翻身仔细检查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骨突处可垫气圈或棉垫,必要时还可用支架,以支托盖被,避免局部受压。用50%酒精按摩骨突出部位皮肤,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3)避免潮湿及摩擦刺激。床铺应保持平整无皱折,清洁、干燥、无渣屑。对大小便失禁病人应及时擦洗,并保持皮肤和床褥的干燥。手足挛缩的病人,手呈鸡爪状,指间不易分开。为加强指间通风,避免皮肤破损感染,指间可用小棉球分开。经常用温水擦浴、擦背或用温热毛巾敷于受压部位、局部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卧床的病人一旦发生褥疮,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病人全身营养,加强局部治疗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翻身和局部按摩。一旦皮肤有破损,应清洁创面、防腐生新、促进愈合。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后,局部涂以浓鱼肝油,然后烤灯。可用家用台灯,使灯泡距伤口30~50厘米,一次照射20~30分钟,待油烤干;保持局部干燥,每日3次。烤灯时,使病人保持舒适体位,并随时观察皮肤颜色,试试温度,并听取或留意病人的反应,以防烫伤。
  (编辑 汤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