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
急性感染性疾病,更需要加强营养
作者:魏开敏
原来,在急性感染的过程中,由于疾病和药物的作用,并通过不同途径可影响机体的营养状况。影响因素主要是:
①发热。急性感染性疾病几乎都有发热。发热可引起基础代谢增强,机体营养物质消耗增加,特别是能量消耗增多。
②应激反应。急性感染常伴疼痛、烦躁、恐惧和焦虑等精神和情绪异常,严重的情绪变化可引起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可致患者体内神经及内分泌波动,一方面使组织分解代谢增强,特别是蛋白质分解增强,诱发负氮平衡;另一方面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胃肠血管收缩,减少胃肠道血流,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③食欲减退,进食减少。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大都有食欲减退和进食减少的现象,致使营养物质供给不足,还可因病情及治疗的需要被迫限食,这些都会引起营养摄入不足,导致病后营养不足。
④治疗药物的影响。在控制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抗生素是必不可少的治疗药物。但有不少抗生素除具有胃肠道副作用外,还对肠道正常菌群构成不利影响,而造成菌群失调。还有少数抗生素可直接干扰机体某些营养物质的合成。
研究表明,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的营养失调,主要是以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缺失为主。这些物质的缺失可对机体构成三个方面的不良影响:一是引起巨噬细胞活力下降,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二是易致组织细胞完整性被破坏,引起组织细胞肿胀和变性;三是使创伤愈合延迟,并可引起感染蔓延,甚至诱发败血症。由此可见,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既要积极控制感染,又要加强营养。即从整体状况出发,增加机体营养物质的摄入和补充。
为防范在急性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发生营养不良,首先要尽快控制病情,促进早日康复,这是最为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如果患者有高热、强烈的应激反应和食欲减退等状况,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对症处理。还要熟悉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对胃肠道反应重的患者应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减轻不良反应。患者病情稳定后,要注意加强饮食调理,最初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为主,随着病情进一步好转,可给予高能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饭菜要尽量做到色、香、味俱佳,以增强患者的食欲,提高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编辑 汤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