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期
寒冬季节,无需再承受风湿痛
作者:倪 俊
组成:透骨草300克.秦艽200克,海桐皮200克。
用法:上药混匀。装白布袋内,置锅内蒸之,见冒气后再蒸半小时,取出药袋待温后敷贴患处,30~60分钟即可见效。连敷1周,以后每两天1次,再敷7次。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痹型,关节走窜疼痛,麻木,肿胀,遇寒甚,得热减,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细。
神农祛寒散
组成:生姜40克,生草乌50克,葱30克,白酒50毫升,面粉10克。
用法:前3味药捣烂加白酒、面粉调匀,加温至沸,待稍冷后摊在草纸上,敷贴患处后,再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1~2次即可见效(每晚睡前敷贴最佳,早晨取之)。
功效:散寒止痛。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属寒湿停滞型,关节剧烈疼痛,遇寒痛甚,得热痛减,麻木,肿胀,苔白,脉沉迟。
姜樟灸
组成:生姜3片,樟脑1克。
用法:新鲜生姜洗净。切成均匀薄片,然后将樟脑粉撒在生姜片上,用火点燃樟脑,以钳或镊子夹住姜片的边沿,贴近皮肤平放在所灸部位,并时时移动姜片,待第一片樟脑燃尽后再接着第二片、第三片,立可见效。
功效:温经散寒,活络止痛。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属寒、湿所致者,关节痛甚,得热痛减,肿胀重着,苔白滑,脉濡缓。
风寒湿灵散。
组成:干姜10克,生草乌5克,官桂8克,生南星8克,赤芍10克,白芷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用塑料薄膜盖上,绷带包扎。敷药时间:冬季2.5~3.5小时。春秋季2~2.5小时,夏季1.5~2小时,不得超过44、时,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敷药期间要保护皮肤,皮肤破损处不宜敷药。患处禁贴膏药及外搽药,以免失去治疗机会及影响治疗效果,禁止每日敷2次及敷后晚上带药睡觉。
功效: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属寒湿夹瘀型,经年累月,反复发作,关节疼痛,得热稍减,关节周围可见白色较硬的皮下结节,舌淡有紫气,苔白,脉沉迟。
皂矾握药散
组成:皂矾、铅丹、火硝、白胡椒、五倍子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食醋将30~45克药末调成泥状。令病人握于双手中,再以塑料纸覆盖,布带包扎,待全身出汗后撤除药物(若无汗可连续用药24小时后取下),并避免受凉。一般用药1次即可收效,也可隔一段时间再次用药。用药期间,患者除出汗外。关节可有明显疼痛,或身上某部位发热或有吹风样的发凉感觉,取下药物后自觉全身疲乏无力,持续1周后逐渐恢复,个别病人可发生轻度接触性皮炎,数日后自行缓解。
功效:通经活络,消积止痛。
主治:风湿性关节,属寒湿久痹,正气不虚者,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喜暖恶寒,舌淡,苔白,脉沉。
(编辑 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