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期
维生素,莫成“危生素”
作者:薛 东
维生素,从字面上看就是维持生命的元素,也有人把它翻译成“维他命”,提示人们“生命因它而精彩”。它是许多种化学成分的总称,是健康生活不可缺少、人类自身又无力合成的营养成分。正常生活条件下,人们往往体会不到缺乏维生素是什么滋味。一旦生活条件发生变化,使得某种维生素的供应满足不了需求,这种营养成分的重要性就再也掩饰不住了。
其实,医学家对维生素的认识,正是来源于多少年来对人类疾病的观察、记录、分析和实验。早在十七、十八世纪,漂洋过海远远不如现在容易,它甚至意味着对每个人生命力的重大考验。那时,摆在英国远洋舰队面前的一大障碍就是坏血病造成的大量减员。由于舰艇上携带新鲜水果和蔬菜费用昂贵,不易保鲜,所以在海上漂泊几个月,水手们吃的喝的都是加工过的蔬菜和果汁。1747年,英国军医林德做了一个历史性的实验。他把水手分成两组:除常规饮食之外,一组每人每天吃两个橘子和一个柠檬;另一组照旧吃醋和加热“保鲜”的果汁。结果证实了新鲜橘子类水果对预防坏血病有重要作用。加热处理过的水果则失去了原有的营养成分。后来科学家发现,包含在新鲜水果中的营养成分就是维生素C。由此可见,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医学研究发展到今天,研究发现的维生素的数量已经增长到几十种。它们的作用不仅限于预防和治疗由于缺乏它们造成的疾病,还用于日常的身体保健。维生素的来源也不仅限于新鲜食物,还包括柜台里那些五颜六色的营养保健品。这些保健品当中有的是天然食品提取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的是维生素和相关营养素的混合制剂;有的是化学合成的产品,其中仅含一种或几种维生素。许多人都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身体最近老是生病,是不是该补点维生素了?”“真的要补,补哪种最合适?”有人做过调查,发现最热衷于给自己补充维生素的,往往不是行将出海的水手,而是深信吃“好东西”多多益善的消费者。从医学观点出发,补充维生素大致有两个要点:一是根据需要,二是掌握平衡。
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环境和条件,对维生素的需求也因人而异。传说早在隋唐时代,我国医药先圣孙思邈就发现,富人、穷人在营养上各有所缺。富人食不厌精,缺的是粗粮,得的是脚气病;穷人粗茶淡饭,缺的是鱼肉,得的是夜盲症。孙思邈细心分析两类疾病的共性和个性,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于是,他指导这些病人各补所缺,富人和穷人的病都治好了。用现代医学观点再看古人,原来当年富人需要补粗粮麸糠中的维生素B,而穷人则需要补动物肝脏里丰富的维生素A。假若不顾个人需要,补了半天却是他人所缺,岂不是误了自己,于事无补?另外,各种维生素之间,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依赖或相互排斥的特殊关系。有的是天生一对,有的却是老死不相往来。要想让这些营养成分和平共处在同一个“屋檐”下面,补的时候必须注意各个方面的平衡问题。食物中自然存在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如各种酶、辅酶、抗氧化剂和金属元素有着适当的比例关系。这些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维生素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结构,从而在体内发挥作用。相对来说,化学合成保健品中往往只含一种或几种维生素,缺乏食品中平衡搭配的多种成分。
那么,人体需要的常见的各种维生素该如何补充呢?
维生素C 化学合成的产品因为没有天然共存的复杂成分,“孤独”的维生素C也许很难被人体充分利用。有人通过实验证明,如果单独用合成的维生素C治疗坏血病,结果并不理想。维生素和哪种成分搭配也有很多学问。如果维生素C和铁相遇,后者就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这对缺铁的人自然是好事,可对体内铁过剩的人来说,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可能会增加患血色素沉着病的危险。
维生素A 虽然它在夜盲症的治疗史上出了名,然而研究发现,是金属元素锌在暗地里做了无名英雄。假如体内缺锌,维生素A就是本事再大,也难从循环血液中转移到组织细胞内发挥作用。当然,在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时候.维生素A也能“屈尊”起辅助作用。
维生素E 它和脂肪不是轻易可以分得开的。和所有脂溶性维生素一样,只有当脂肪在场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将维生素E吸收到体内。因此,进餐的时候是服用脂溶性维生素的最好时机。相对而言,大剂量维生素E和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是不能相互掺和的。两者同时吃,很容易造成胃出血。
维生素D 它的职责是帮助人体吸收和利用钙元素。所以,补充维生素D的时候别忘了每天吃两顿含钙丰富的正餐。研究结果证明,光靠强化牛奶中的维生素D恐怕难以满足人体需要。因为。这种维生素容易被降解,没上餐桌就已经失去活性。建议每天晒10~15分钟太阳或进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蛋),就能满足自身需要。
叶酸和维生素B12它们联手,就能保证人体红细胞的更新换代。同时,它们还是脱氧核糖核酸合成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孕妇补充叶酸还能够有效地防止严重的胎儿发育缺陷。
复合维生素 最好选择不含维生素A和铁元素的品种。除非医生建议,否则对多数人来说.大量摄入铁和维生素A容易出现中毒症状。
各种营养成分之间是可以相互依赖的,维生素也不例外。因此,单独补充一种维生素在多数情况下利少弊多。尤其是长期补同一种维生素,很容易和食物来源的营养成分产生相加效应,造成单一维生素过量的危险。所以,补充维生素前最好听取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在临床上,服用一种维生素大多只用于治疗相应的营养缺陷性疾病。况且,单独补充一种维生素,忽视成比例地补充其他维生素和营养成分,并不能发挥营养保健品的最大经济效益。
当然,对一个注重规划每天的健康食谱的人来说,各种体内必需的营养成分都可以通过自然的方式获得。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全面、平衡的饮食配方。人们本来可以高枕无忧,不必担心营养不足。然而许多情况下,包括处于成长阶段的婴幼儿、消化不良的患者、怀孕和哺乳期妇女、经常旅行在外的人、素食和偏食的人等,需要额外加些营养“小灶”。这时候,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品就成了每天食谱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确实有人需要补充维生素,但补充维生素时要考虑到根据需要和掌握平衡两个原则,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将维生素变成“危生素”。
(编辑 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