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期

良好饮食习惯 助您欢度佳节

作者:周树南




  新春佳节,普天同庆。阖家团圆,亲朋相聚,吃喝玩乐是相当普遍。然而,总有一些人不讲究科学饮食,在美味佳肴的诱惑下大吃海喝,以致乐极生悲,不仅不能欢度佳节,还会给身体健康造成急性损伤,并可诱发一些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和消化道癌症等,或使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雪上加霜”,甚或不幸。因此,在节日期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1)理智饮食,进食有节。节日期间,在餐桌上大多是大鱼大肉、名贵菜肴和地方特色菜肴,这是增添节日气氛、寻求欢乐的民间习俗,无可厚非,但要理智饮食,不可随心所欲不加控制地暴饮暴食,否则,摄入的营养素大大超过需要量,身体营养失衡,造成热量过剩引起的体重超重或加重肥胖。
  在食物品种繁多的节日里,要尽量做到保持平时的摄食总量或稍有增加,再好的食物也要适可而止。一般中老年人掌握一餐食用量在500~800克食物为宜,包括冷热菜和点心、水果。但也要做到在控制总量的基础上不挑食、不偏食,各种食物品种都要吃,这样不仅可以从不同的食物中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符合营养学要求,而且不致超过胃的“负荷”,影响正常的胃肠道功能。
  (2)选择低脂、低糖、低热能食物,多吃鱼类。节日期间的肉类食物和各种甜品、糖果、糕点以及油炸类食品琳琅满目,令人垂涎。然而,这些食物对人体健康来说,都是容易诱发和加重“富贵病”的食物因素,要加以控制,尤其是中老年人更须注意。
  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日畜禽肉类的摄入量为78.6克(猪肉占65%)、鱼虾类平均摄入量为29.6克。可见,我国居民吃的肉类主要是猪肉,这是欠明智的。猪肉固然营养丰富,但脂肪与胆固醇含量高,即使是猪瘦肉,其脂肪含量也高于羊瘦肉2倍,高于牛瘦肉1倍多,兔肉含脂肪更低,胆固醇含量也甚微。因此,吃牛肉、羊肉、兔肉比吃猪肉好,鸡比鸭、鹅瘦,吃鸡肉比吃鸭肉、鹅肉好。甜食,糖尿病患者还是比较警惕的,但对一些体重超重和肥胖人群还需提示一下。过多的糖分不仅会增加胰岛素分泌,加速胆固醇积累,使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而且会转化为脂肪,促使人体发胖,内源性胆固醇增加,促进胆结石的发生。调查发现,90%以上的胆石症患者都是较为肥胖的中年妇女,并且都有吃甜食的嗜好。另外,油炸食品,含油脂高,是高热能食品,最好不吃或少吃。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要求,成人日摄取畜禽肉类为78克、鱼虾类为45克。可见我国居民目前鱼虾类的摄入量是偏低的。鱼类不仅含优质蛋白质,脂肪含量也低,且其脂肪主要是由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并含有较高的DHA和EPA,海鱼含量高于淡水鱼。研究证实,鱼油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改善大脑功能等。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每周食用两次海鱼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日本人均每天吃海产品192克,是世界平均消费量的5倍,这是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长寿国的秘密之一。因此,不但在节日里,即使在平时的膳食中也应增加一些鱼类食物,这对健康有好处。
  (3)选择杂粮、粗粮,多吃蔬菜、水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喜欢上精白米面,主食越吃越细,越吃越少,尤其是在节假日,对健康而言,这不是一个好习惯。稻谷在碾白加工过程中,米糠被全部除去,只剩下淀粉及少量蛋白质。而米糠中包括果皮、种皮、糊粉层、米胚芽等,包含了稻米64%的营养素,是人体维生素B1、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最重要而方便的来源,麦麸同样如此。在一些杂粮中,如燕麦、小米、玉米、高粱米等,含有精米精面所缺乏的营养素,膳食纤维含量也较高。而杂粮在消化道的时间也较长,从入口到消化吸收需要2个小时,而精加工食物半小时不到就被消化吸收了,食物消化吸收快,会导致胰腺不能及时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久而久之,胰腺功能下降,使血糖居高不下,最后会发展为糖尿病。碳水化合物在膳食总热能中提供的热能过低还容易引起肥胖,营养学家认为,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能在55%~65%为适宜,因此,健康成人每人日摄入的主食要在300~500克。
  据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日蔬菜摄入量为276.2克,水果为45.0克,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都是不够的,对健康也是很不利的。蔬菜不仅供给我们大量的膳食纤维,而且人体50%以上的维生素C和90%以上由胡萝卜素转化来的维生素A以及钙主要来源于蔬菜,所以蔬菜是具有防癌作用的重要食物。水果对健康的重要性与蔬菜相似甚或比蔬菜更重要,尤其是在抗癌方面,不仅是由于它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素含量较高,还因为其含有很强的抗癌活性成分,如多酚类、黄酮类、多糖类、膳食纤维和某些矿物质(硒、锌、钼等)。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癌症研究会建议每人日蔬菜和水果为400~800克,目前我国居民蔬菜和水果摄入量为321.2克,下限水平都没有达到。国民在节假日期间首先应重视改善这种状况,每人日摄入蔬菜类400~500克,水果类100~200克。
  (4)控制食盐摄入量。中国菜肴,不论是荤是素,采用炒、煮、煎、炸、熬、烤等方式做出来的都要加食盐调味,有些人少加盐还感到不够味。节日期间各种菜肴十分丰富,吃得也较多,随之食盐摄入量也必然增加。食盐(氯化钠)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但摄入过多对人体健康是很不利的。食盐摄入量越多,人体的血压水平就越高,与每日食盐摄入量小于6克相比,每日食盐摄入量大于12克者所患高血压病的风险增加14,%每日食盐摄入量大于18克所患高血压病的风险增加27%。世界卫生组织报告,食盐与胃癌发生率密切相关,食盐量越高的地区,胃癌患病率也越高。此外,吃盐太多还可能导致肾脏病、心脏病、风湿病等。据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我国居民每人日食盐摄入量平均为12克,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人日食盐不超过6克,因此,我们要提倡菜肴少调味,重原汁原味,控制食盐摄入量。
  (5)饮酒适量,提倡敬酒不劝酒。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备有美酒佳肴,是国民饮酒的高峰时期,可谓“无酒不成席”。美酒助兴是可以的,但不要忘记,饮酒要适量。所谓适量,即少量,是对人体有益、给人带来享受和欢乐的的量。如过量饮酒、酗酒、醉酒。甚至嗜酒如命,就会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酒精。
  研究显示,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发病危险密切相关,饮酒量越高,人群患高血压、高胆固醇及高甘油三脂血症的风险越高。与不饮酒或摄入酒精量每天小于20克者相比,摄入酒精量大于60克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脂发病率分别增加77%、33%、136%和56%。
  长期嗜酒,由于反复刺激口腔、食管和胃粘膜,不仅可引起口腔炎、食管炎、胃炎和胃溃疡,而且也是诱发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口腔癌的重要因素。在妇女嗜酒者中,乳腺癌的发生率比不饮酒者高20%~60%。
  由此可见,必须改变不良的喝酒风气,提倡敬酒不劝酒、文明饮酒,即敬酒者举杯表心意,被敬酒者随意,不要强拉硬磨的干杯。世界抗癌基金会建议不饮酒,如饮酒则男性每日限饮2杯,女性1杯。所谓1杯是指250毫升啤酒或100毫升葡萄酒或25毫升35~40度的白酒。
  编辑 李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