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初春,老人也须防流脑
作者:霍雨佳
“这种传染病真是可怕,幸亏多发生在农村,我们城市不多见。”岳父的表情似乎有点庆幸。“不过,初春时节是传染病的高发时段,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呵!”我立刻提醒道。老人非常感兴趣:“是吗?那你说说现在会出现什么传染病?”我想了想:“比如流脑,初春就比较多见。”岳父爽朗大笑:“那可是小孩子容易得的病,我们老年人没事。”“您老人家说得不对,至少不太全面。确实,流脑病人主要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但临床实践也证明,从出生几天的新生儿到70多岁的老年人,都可能遭受流脑的感染。”
接下来,我就从气候人手,对疾病机理进行阐述:“流脑,全称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之所以初春是高发时段,这可能与初春特定的气候有关。这个时段,冷暖空气常常处于‘你来我往’的状态,阴晴冷暖多变,几日之间的温度变化幅度很大,温差也较大,人体(尤其是老年人)的鼻咽部抵抗力较弱,病菌容易侵入呼吸道,加上天寒地冻,人们在室内活动多,病菌借助飞沫传播,更增加了传染机会。”
“能不能就老年人与流脑的关系,说得更具体一点呢?”岳父当然知道我这个女婿对医学科普有点研究,他提的问题看似直来直去,却点到了关键所在。
我自然要在老岳父面前表现表现:“这么说吧,老年人和儿童一般体质弱,免疫力不足,滞留在鼻咽部的病菌,容易进入血液,最后达到脑膜。和儿童比较,老年人旧病较多,加之流脑症状不如儿童典型,常常在诊断时被忽略。例如,流脑早期诊断的最重要体征是出血点和瘀斑,但老年人患流脑时,出血点和瘀斑相对较少、较小,且一般分布在躯干、臀部或下肢等部位,加上皮肤老化、老年斑及血管痣的干扰,典型症状就变得不明显了。老年人患流脑,也很容易与初春发病率极高的上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病相混淆。此外,少数老年人患流脑时,发热症状不明显,也容易延误诊断。”
老人家听罢,似乎有点害怕。我笑着摆手道:“不必害怕,现如今,医学发展很快,流脑的治愈率已相当高了,死亡率只有5%。只要诊断准确,抢救及时,精心治疗,一般都会康复的。”岳父又询问流脑的症状,我说得也非常具体:“初春时节,老年人若出现高热、寒战、皮肤有出血点、手足冰冷、脉搏增快、剧烈头痛、频频呕吐、脖子发硬,甚至出现皮肤大片出血性紫癜、休克、抽搐、昏迷等,首先要警惕是否患了流脑。排除了流脑后,再做进一步的诊治。”
紧接着,我又谈了老年人预防流脑的几个事项,说得就更具体了:“首先,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要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初春时节,尽量少串门,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其次,要注意环境卫生和精神卫生。要经常开窗,把室内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病菌驱出室外;勤晒衣被,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消毒作用,因为脑膜炎双球菌在阳光下的活动性极弱。此外,要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不良刺激。第三,要注意饮食营养。常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每顿进餐时,可吃上几瓣生大蒜,这样可以杀死口腔中的病菌;饭后用盐水漱口,也有利于预防流脑。最后,应注意收看收听天气预报节目,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同时要积极治疗自身存在的慢性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岳父笑着对我说:“晚上,我要用你对我说的防流脑的知识,给老太婆洗洗脑子。”我也笑了起来……
(编辑 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