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民生话题

作者:柯 朴




  饮水:决定您的健康状况
  
  水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被营养学家列为六大营养素之首。水,在国际上被列为“膳食宝塔”的基座。
  专家们调查发现:人们当前的饮水习惯决定其10年后的健康状况。若饮水习惯不健康,则可表现为生理和神经、精神功能减退,容易发生结石、痛风、肿瘤和肥胖等。美国西雅图和华盛顿等地的研究发现,一天喝5杯水比一天喝2杯或更少水的妇女患癌症的风险小45%,男性小32%。英国的一项研究证实,饮水充分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要比饮水不充分的妇女小79%。根据美国的一项全国性调查,部分人(尤其是婴儿、老人和运动员)往往没有口渴感,或者不能充分表达口渴的感觉,因此,总是处于轻度脱水的状况。
  没有水,生命只能延续几天。没有任何一种营养素的缺乏,会对生命与健康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水有哪些功能——
  提供营养 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的组织约70%是水分,体液和血浆中90%是水,肌肉中72%是水,骨头中含水25%,牙齿含有10%的水。
  进行催化 水直接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反应,帮助维持各种生理活动。体内的全部化学反应都是在体液媒介中发生的。没有水,人体内的一切代谢反应都将停止,从而生命也将终止。
  体内运输水作为载体在体内运送养料和氧气,向体外运出代谢废物和毒素。
  溶解物质人体一切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作用并被排出体外。
  润滑组织 眼睛、关节、生殖道、消化道、呼吸道等均需要水的润滑。泪液防止眼球干燥,唾液和消化液有利于咽部润滑和胃肠消化,各个关节部位、内脏与内脏之间,都需要水来润滑保护。
  调节体液水可调节体内温度、肌肉张力、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体重稳定。水摄取不足会导致体内电解质不平衡、血浆浓缩,危及细胞功能。
  缓冲保护水能缓冲皮肤、器官、肌肉组织和脊椎所受到的冲撞,保护人体,减少损伤。
  那么,您会喝水吗?您知道健康的饮水习惯包括哪些内容吗?
  (1)主动饮水 很多人饮水的惟一原因是感觉口渴。然而,口渴这个生理反应与机体的缺水状态并不同步——“渴”的感觉相对滞后。实际上,当人感到口渴的时候,机体部分细胞已经处于脱水状态了。此时即使喝水,也为时已晚。所以,我们把口渴时喝水叫作被动饮水。如果长期被动饮水,人体会处于长期缺水状态,不利于人体的正常代谢。为了避免机体长期缺水,我们提倡主动饮水,使自己不出现口渴的感觉。主动饮水不仅有利于机体代谢,还能起到“内洗涤”作用,有利于改善内分泌及内脏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2)定量饮水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水的需要量各有不同。如老年人,每日饮水量可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当然,在出汗多的情况下,所有人均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同时,适量补充盐分(1000毫升水加食盐2克)或瓜果,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3)制定饮水时间表 每个人应按照自己的生活起居和工作特点,制定自己的饮水时间表,并持之以恒。
  (4)养成正确的饮水习惯 不要一次性大量喝水(不超过500毫升)。在短时间内大量喝水,不仅容易影响消化功能,还能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口渴时不要随便喝两口水了事。口渴时喝水已经属于被动饮水了,如果只是随便喝两口水了事,是很难缓解体内缺水状态的。正确的方式为:一次性将整杯水(200毫升)缓慢喝完,这样可以使身体有效地吸收利用。老年人可将一杯水分为两次(每次100毫升)缓慢喝完。此外,大家要切记:运动后决不可立即大量饮凉水。这种只图一时痛快的做法很容易引起胃部血管和平滑肌痉挛,严重时可引发胃出血。正确的做法是,运动者在运动后先休息一会儿,再缓慢喝一些温水或淡盐水。
  (5)清晨饮用一杯水 每天清晨饮用一杯水,水分能很快被胃肠道吸收,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加快血液循环,还能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并净化血液,尤其有利于高血压、脑栓塞等疾病的防治。清晨饮水还能有效防止便秘。因此,建议人们每天清晨饮用250毫升温水。在一些人当中,流传着一种“晨起饮用淡盐水”的说法。但实际上,晨起饮水是为了补充人体在夜间丢失的水分,且研究表明:白开水才是承担这一任务的最佳“角色”,饮用任何含盐、糖、油或兼而有之的其他饮品,不论浓度高低,都不能起到饮白开水的保健功效。清晨是所有人在一日中血压最高、血液粘稠度最高的时间段。虽然对健康人来说,晨起饮用淡盐水尚不至于引起血压“出界”,但对于高血压病人或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却能增加血液粘稠度和血管紧张度而导致血压上升。对心脏病患者来说,清晨同样是最危险的、病情最容易发生波动的时间段,而此时饮用淡盐水,同样能增高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人们完全没有必要在清晨饮用淡盐水,更没有必要养成这种习惯。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对盐的需要量仅为每日2-3克,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饮食来满足。
  (6)饭前1小时饮水 此时适量饮水(100-150毫升),水能随着血液循环补充到全身的组织细胞中,到进餐时,体内便能产生充足的消化液。因此,建议人们饭前1小时饮水,以利于消化。
  (7)控制饮水的温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水都不适于饮用。烫水容易灼伤口腔、食管和胃粘膜,已被证实是导致上消化道癌症的一个物理因素。而冰水则容易引发胃肠道痉挛。适宜的水温为:将水烧沸3分钟,待自然冷却至20-25℃。此时,水中的气体减少,内聚力增大,与人体细胞的亲和性增强。经常饮用这样的水,所取得的效果最佳。
  (8)不喝生水 未经有效措施处理的生水可能存在氯气、细菌、虫卵、残留有机物质等,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导致急性胃肠炎和部分传染病。
  (9)不喝陈水 在空气中暴露4小时以上的白开水,很容易受到细菌和杂质的污染,水的生物活性已丧失70%以上。在室温下存放3天的水,每升水可产生0.914毫克亚硝酸盐。常喝这样的陈水,不仅会使血液丧失输氧能力,还会加大患癌风险。水垢是以碳酸钙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包括镉、铅、砷等)和盐类的混合物,这些物质对身体有害。所以,应设法清除水壶里的水垢,并及时倒掉瓶底的水。
  (10)不喝反复煮沸的水 沸腾了很长时间的水,以及在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被人们称为千滚水。这种水中的硝酸盐可转变为亚硝酸盐,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也会增高。长期饮用这种水,不仅会干扰胃肠功能,引起腹泻、腹胀,还会加大患癌风险。
  综上所述,饮水,人皆需要,与生俱来;然而,饮水习惯是否科学,却关乎您的健康。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饮水方式和方法,享受健康,从“学会”喝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