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美食传说
作者:徐 淮
从明朝时起,江苏的淮安就流传着端午节吃透糖的习俗。
传说,明朝时淮安城内有一小茶食店,店里有父女两人,姑娘乳名叫莲儿,才16岁,生得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糕点。小小的茶食店,天天顾客盈门。
小店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越做越好,这可气坏了那些大字号的茶食店店主们。一天,他们把全城茶食业同行召集在一起,莲儿的父亲也被邀来了。一个大店主首先开口:“端午节快到了,大家该思谋思谋,能不能制作一种新奇、独特、外地没有的应节糕点啊!”别的店主们纷纷应和:“对呀,对呀!”停了一会,有人挤眉眨眼地对莲儿父亲说:“哎哟哟,差点儿忘啦!你家莲儿姑娘心眼伶俐,手艺精巧,你回去何不叫她翻翻花样,拿出一手来给同行看看呢!莲儿父亲知道这些人存心捉弄他,只好含糊地回答:“难啊!”
莲儿父亲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姑娘。莲儿说:“他们想为难我啊,我倒要搞出点名堂来给他们看看!”莲儿盘算了一夜,第二天就动手把平时卖糕点积下的各种各样的碎屑儿,通统收拢在一起,过了秤,算了算斤两,再兑上些新鲜面粉,揉合成大面团儿。接着,切成小方块儿,再用刀顺着每个块儿的正中划一条浅浅的沟纹。随即引火烧锅,倒入麻油,放进油锅炸熟,再捞起来放在铁丝上晾,然后装进瓷皿,浇上白糖、桂花、玫瑰卤儿,调和即成。
隔了一天,莲儿打开大瓷皿一看,饼儿在甜汁里泡浸了一天,卤汁大半都渗进去,已经变得松软酥透了。她用筷子拣起来尝尝,啊!又甜又香,又酥又粘!她高兴万分地朝店堂喊道:“爹,成功啦!”父亲跑来一看,莲儿用筷子拣起一块饼儿递进他嘴里,一尝,真是又甜又香。他问莲儿:“这种新点心该起个什么名字呀?”莲儿想了想说:“就叫它‘透糖’好啦,糖卤儿都渗到饼里嘛!”父亲频频点头:“叫‘透糖’?行行行!”
端午节前两天,莲儿店里的透糖上市了。全城只此一家,别无分店。顾客们觉得新鲜,争着购买。一尝,人人夸不绝口。接连五六天,做出的透糖一拿到店里,很快就卖光了。
消息一传开,那些原先想捉弄莲儿的大茶食店店主们,虽然心里不服气,但是为了做生意挣钱,也只得硬着头皮去向莲儿讨教。从那以后,家家户户端午节吃透糖,就成为淮安的一种民俗了。
·相关链接·
粽子的历史
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出现杂粽。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做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清代:出现“火腿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