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8期
令人扑朔迷离的胰腺癌
作者:袁秉煌
胰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以45~65岁多见。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8%~10%。在内脏器官中,胰腺具有双重功能: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在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又有直接调节血糖的作用。胰腺如发生癌肿,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显然比它的“邻居”——胆囊、胃发生癌肿要严重得多。不过,胰腺对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虽然如此重要,一旦发生癌变,还是不得不“割爱”,理应争取及早手术。胰腺癌如发现得早,手术切除的范围至少包括胰腺和十二指肠。遗憾的是胰腺癌不容易被早期发现,当获得确诊时,十之八九已向周围脏器肝、胆道、胃扩散,根治手术的范围相当大。如已通过淋巴、血液、神经鞘而向远处转移,则只能做姑息治疗。胰腺癌患者往往由于得不到早诊早治,预后极差。据资料,胰腺癌症状出现后,平均寿命只有9个月,其5年存活率不到2%。
那么。胰腺癌为什么不容易被早期发现呢?
原因之一,人们对胰腺这个脏器不大熟悉,它的“知名度”远不及胃、肝、胆囊,有的患者得知患了胰腺癌,还不知道胰腺在人体的哪个部位。
原因之二,胰腺深藏在腹腔后部,在胰腺癌的早期很难用手摸到。
原因之三,人们对胰腺癌的某些早期症状麻痹大意。例如,发生在胰头部的癌肿很早就出现黄疸症状,可是不少患者往往首先以为得了“肝炎”,于是总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化验肝功能一发现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一被当作“黄疸型肝炎”治疗,甚至隔离起来……一番折腾,被确诊时难免已是晚期了。发生在胰体、胰尾部的癌肿很早就出现腹痛,可是腹痛症状却被当作“胃病”,服了一段日子的治胃病的药不见好转。再到医院做B超、CT检查,往往被医生遗憾地告知已是晚期胰腺癌,已贻误了手术治疗的时机。
胰腺癌的诊断虽然相对比较困难,预后差,但决不是“绝症”,在此病的早期并不是没有蛛丝马迹可寻的,如果及早就医,少走弯路,还是可以较早得出诊断的。
早期胰腺癌的主要症状有:
黄疸。发生在胰体、胰尾部的癌肿在早期不出现黄疸,而发生在胰头部的癌肿,由于压迫了它的近邻——胆总管及其开口处,于是很早就出现黄疸。黄疸的特点为阻塞性,一天天很快加深;尿液呈浓茶色,粪便呈陶土色,皮肤瘙痒。如检查肝功能,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而转氨酶却往往只有轻度升高。医学上对病毒性肝炎有大量统计资料,凡是黄疸型肝炎,常有转氨酶明显升高,转氨酶很少有低于400单位的。所以,如果出现黄疸而转氨酶低于400单位,应该高度怀疑是阻塞性黄疸,不要轻易进入肝炎隔离室,必须立即做进一步的检查才对。
腹痛。癌肿发生在头部,早期不一定有腹痛,如果发生在胰体、胰尾部,很早就出现腹痛。且腹痛的症状颇有些特殊:一是定位不大清楚,说不准究竟在哪个部位,性质是钝痛或隐痛;二是平卧时疼痛加重,在弯腰、坐、立或走动时疼痛反而减轻;三是腹痛与饮食无关。所以,早期胰腺癌的腹痛症状与胃病是有区别的。
消瘦。大多数胰腺癌患者迅速出现消瘦。很快消瘦除了癌肿的消耗外,还有以下原因:进食少;胰液分泌不足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发生了继发性糖尿病。
所以,人们只要提高警惕,胰腺癌还是可以被早期发现的。如果某一个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忽然出现了很快加深的“无痛性黄疸”,或出现了“不像是胃病的腹痛”,结合体重迅速减轻,就应该想到胰腺癌的可能。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得过且过地随便服药,应该及早就医,与医生积极配合,做各种必要的检查。
在胰腺癌的初筛性诊断手段中,以对人体没有损伤的B超检查较为实用。B超的优点是迅速、价廉,但是腹内有气体时显像不清楚;CT及磁共振显像不受腹内气体的影响,可以更精确地显示胰腺的形状。近年来,开展的逆行胰胆管造影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较之CT检查和磁共振显像有更好的效果。通过B超、CT、磁共振检查,如发现可疑病灶较小,或是不能确定是否已转移,可能要做进一步的损伤性检查,如腹腔镜检查、胰腺活检和细胞学检查,甚至当机立断剖腹探查。此外,还有许多肿瘤标记检查项目,但有的特异性不很高,有的敏感性不很高,只能作为辅助检查手段。如果医患之间配合得好,那么,胰腺癌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还是大有可能的。
(编辑 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