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9期

为何糖尿病病人早餐不宜吃粥?等

作者:佚名




  为何糖尿病病人早餐不宜吃粥? 陈育民
  
  我是南方人,今年65岁,几十年来一直有早餐吃粥的习惯。两年前我得了糖尿病,但服药后血糖控制不理想。最近听同事讲,糖尿病病人早餐不宜吃粥,因为早餐吃粥也可能成为血糖居高不下的原因。请问他的话有道理吗?
  浙江 姜 山
  姜山读者: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疾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等。治疗糖尿病首先要控制好血糖。具体地说,糖尿病病人的满意血糖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5.0~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为5.0~10.0毫摩尔/升。
  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原因固然很多,如饮食控制不好、运动量不足、服药不当等,但早餐吃粥也会影响降血糖却鲜为人知。糖尿病病人早餐吃粥导致降糖效果不好的原因有二:
  其一,无论干饭还是粥都是由大米制作而成,但等量的干饭和稀饭(即粥)对血糖的影响却显然不同。大米中的淀粉不溶于水,加热煮沸后才易在水中溶解。加热时间越长,淀粉在水中的溶解越充分,进食后就越能广泛与消化液接触而被人体吸收。粥呈半流质状态,进食后易消化、人体吸收快,故早餐吃粥后的血糖比吃其他主食的血糖明显升高。
  其二,据测定,早餐后、午餐前这段时间内,人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其他时间段多,致使胰腺分泌的胰岛素相对较少,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相应下降,降糖作用减弱,而此时肝脏又产生大量的肝糖元,所以血糖较高。由于内分泌的原因,早餐再进食容易消化吸收的粥,更易引起血糖升高。
  由此看来,粥香虽诱人,但糖尿病病人早餐不宜吃。糖尿病病人早餐可以吃些干饭、馒头、包子、油条等。当然,平时有早餐吃粥习惯的人并非绝对不能吃,但不宜吃过多煮得太烂、太稀的粥。在吃粥时,最好搭配牛奶或豆浆,以及麦片、玉米、小米等粗粮。这样既易产生饱胀感,又有助于保持体内血糖稳定。
  
  奶奶缘何变得愈来愈自私?
  
  我奶奶今年78岁,过去她性格开朗,对家人关怀备至,呵护有加,儿女们都很敬重她。但近两年来,她在家中的表现似乎“今不如昔”,饭菜要吃好的,衣服要穿新的,经常还为喝牛奶与我那4的女儿争执请问我奶奶缘何变得愈来愈自私呢?
  四川 张 颖
  张颖读者:
  在人的一生当中,大脑的功能有一个从幼稚一成熟一老化衰退的过程,人格的发展也有一个从本我一自我一超我的过程。譬如三四岁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人格处于本我阶段,还没有什么逻辑思维和道德观念,想要的东西,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能要的还是不能要的,他们一概都想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分清自己的和别人的,懂得了什么才是自己的,进入了自我阶段。最后,形成了明确的观念,能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关心、帮助别人,进入了超我阶段。
  然而,进入老年以后,大脑的功能逐渐趋向衰退,人格又向自我和本我的阶段逆转,这时就会出现一些幼稚的、类似孩子的行为,变得自私自利起来,“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为人处世显得相当小气,在日常生活上甚至与孩子争东西吃,令人啼笑皆非。与其本人过去相比,性格变化判若两人:敏感多疑,固执任性,急躁易怒;和家里人也处不来,常为琐事争吵不休,甚至喜怒无常,蛮横无理,行为古怪,令人难以捉摸。
  其实,从生理上讲,“年幼无知”与“老来糊涂”均为大脑功能不健全所致,并不是老人的过错,他们往往也是身不由己。因此,我们要像理解、迁就孩子的过错和自私行为一样对待老人的“自私”行为,尊重,关心,爱护,照顾和帮助他们,让他们安度幸福的晚年。决不能因此对老人不尊敬,不礼貌甚至嫌弃,而给老人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因为这样反而易加速老年人大脑功能的衰退。
  陈育民
  
  前列腺增生症状改善后还需继续服药吗?
  
  我今年70岁,患有前列腺增生症,经治疗排尿通畅多了,夜尿也减少了。因我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每次要服多种药物,太麻烦,故欲停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行吗?
  江西 王 勃
  王勃读者:
  轻、中度前列腺增生只要接受正规药物治疗,绝大多数病人都能改善症状,最大尿流量提高,保持肾功能正常。但有部分病人因治疗后症状减轻即自行停药;有的像您这样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用药过多,嫌太麻烦或医药费报销困难,于是不再坚持服药,以致原有症状复发甚至加重,致使残余尿增多,导致尿潴留,造成肾积水,损害肾功能,无奈又去找医生。
  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有:①5α-还原酶抑制剂,如保列治等;②α1受体阻滞剂,如高特灵、桑塔、哈乐等;⑨植物花粉类,如舍尼通、前列康等。保列治虽有抑制睾酮作用,使前列腺组织缩小,但还应同时配合应用高特灵、桑塔、哈乐(任选一种),才能使高度紧张的膀胱出口和尿道平滑肌松弛,后尿道梗阻解除,排尿通畅。临床经验证明,保列治和高特灵等是治疗前列腺增生最主要、有效、基本的药物配对。单用保列治不能改善排尿梗阻,单用高特灵虽能使排尿不畅暂时缓解,但不能有效抑制前列腺体积增生。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前列腺增生的病因与性激素平衡失调有关,即因老年男性随年龄增长而睾丸萎缩,体内产生的睾酮减少所致。现在尚无有效药物能控制前列腺组织增生,说明前列腺增生无法根治。因此,患者应遵照医嘱,坚持服药,切不可随意中途停药。若坚持用药仍不能有效改善症状,说明膀胱出口及后尿道梗阻症状仍在继续加重,应采用手术切除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以免降低生活质量,影响身心健康。
  陈育民
  
  膀胱内何来“残余尿”?
  
  我今年59岁,患“前列腺增生”多年。白天尿意频数却难以排出,且淋漓不尽,常弄湿内裤。夜间排尿三四次,以至影响睡眠。医生除为我做肛门指诊、B超检查外,还要测定膀胱内“残余尿”。请问膀胱内何来残余尿呢?
  河北 杨 青
  杨青读者:
  前列腺是男性体内特有的附性腺,重约20克,位于膀胱颈部,酷似一枚倒置的板栗,包绕在后尿道周围。其所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主要组成部分。男性在50岁前后,由于体内激素平衡失调,前列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成为导致男性中老年排尿困难最常见的疾病。
  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症状是尿路梗阻引起的排尿困难。因前列腺增生后,致使膀胱颈部隆起突入膀胱,改变了正常解剖形态,尿道因受压变扁变窄,并发生尿道伸长和弯曲等改变。最初表现为排尿费力,尿意虽急但不能立即排出,需等待一会儿才能排出。尿线变细,射程变短,最后呈点滴状排出。随着梗阻加重,膀胱内尿液在每次排尿时不能完全排尽,残留在膀胱内,于是膀胱内就经常有“残余尿”。
  残余尿测定是诊断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测定残余尿的方法主要有导尿法、静脉尿路造影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