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1期

颜介牙痛苦难言叩齿祛病体康健

作者:易俊杰




  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身历四朝:初仕南朝梁元帝,为散骑侍郎;后投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齐亡人周,为御史上士;归隋后,太子召为学士。有《颜氏家训》传世,以儒家传统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
  据史料记载,颜之推曾患牙病,经常疼痛不已。这使他苦闷不堪,到处求治,吃了不少方剂,但总不能根治。后来,他看了东晋医学家葛洪的养生之作《抱朴子》,其中有叩齿防治牙病的方法,决定试验一下。于是,他每天早晨起床后就叩齿,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牙痛竟消失了,币诅,由于持之以恒,牙痛再也没有复发过。他为了让这个防治牙病的良方得以流传,还特意将此记载于《颜氏家训》之中。
  牙痛为许多牙病引起的共同症状,例如,深度龋齿、急性或慢性牙髓炎、牙周炎等,都可引起牙痛。而剧烈地牙痛又可引起头痛、耳痛、颈部痛,影响咀嚼和生活。
  中医学认为,本症以风热、胃火引起最为常见。属风热的,症见牙龈肿胀疼痛,不能咀嚼,腮肿面热等,治宜疏风清热;属胃火的,症见齿痛龈肿、口臭、燥渴、便秘等,治宜清胃泻火。
  俗语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方只能解燃眉之急,一般难以根治,稍不注意,又会复发。故从长计议,仍需强身健齿,使其根绝不病。颜之推所用叩齿法,可谓良方。
  叩齿,亦称“叩天钟”,为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许多名人都曾用它健齿强身。除葛洪、颜之推而外,1400多年前,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去官人梁后,隐居于句容句曲山(茅山),常以叩齿健身,年过八旬,仍齿坚完好。北宋文坛巨子、书画家苏轼,亦很重视叩齿健身,每至半夜,则披衣盘腿而坐,面向东南,叩齿36下。清高宗乾隆帝,更以“齿宜常叩作为养生之诀,成为封建社会寿命最长的皇帝。
  叩齿之法有3种,即轻叩、重叩、轻重交替叩。牙齿好的,可重叩;牙齿不好的,可轻叩(以自己能听得见叩齿声即可),或轻重交替叩。叩齿时,宜端坐或躺着,闭口闭目,舌头轻抵上腭,全身放松,心静神凝,意守丹田,双手叠放于肚脐处,自然呼吸,先叩臼齿,再叩门齿,各36下,反复3次。叩毕,将口中津液鼓漱12次,分3次咽下,不可吐掉。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醒后人,叩齿之时,应注意三点:一是叩齿的时间,以起床后为好;二是叩齿的次数,以300下为良;三是叩齿的效果,以天天叩为佳。此系经验之谈,可资借鉴。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叩齿可以产生一种生理上的良性刺激,促进牙床、牙龈的血液循环,改善牙龈组织的营养,使牙齿变得坚固而有光泽,并能延缓老年人的牙齿松动和脱落。同时,对牙病患者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疗法。
  另外,医学生理学家还发现,叩齿还有调节心脑血流量的作用,使心脏排血量增加,脑血流量可增加14%左右,不仅有利于健齿,亦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编辑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