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期

与花相知

作者:陈根生




  母亲一生很苦,所幸终生与花相知,老家小天井就是她和她的花儿的世界。那两株雍容富态的牡丹花,那一排桃红的杜鹃花,还有那几盆月季花,记得其中一盆月季花的名字挺雅,叫玉蕊香,另一盆的名字很俗,叫红帽子,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所描绘的模样:“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转眼,她的鸡冠花血红起来了,她的蝴蝶花翩翩起舞了。有道是男主外、女主內,可我父亲既不能主外也不能主內,只得由母亲瘦小的肩头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做米饼、卖碎肉、收旧货,有空还替人家洗衣服、做针线、带小孩,她每天眼睛一睁忙到晚上熄灯。小天井里的姹紫嫣红、悠悠花香,曾经给母亲辛苦疲惫的身心以怎样的抚慰和滋润啊!
  花开花落,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父亲走了,母亲跟我一起离开了老家,搬进了学校大院。再后来上了楼。楼上花难养。满头绿叶缤纷的日本吊兰,怪模怪样的八卦掌,开满蓝色星星的天女散花,举着金色火焰的万寿菊……这些全是母亲二三元一盆拎回来的,买时就准备养不活就连盆子扔掉也不心疼,但母亲毕竟是花儿的知己,一次,四季海棠脸色苍白,母亲连忙端出去连续晒了几个太阳,花色转嫩转艳了;一次,花35元请回来的君子兰,总是拉长着脸,也不长叶,更不开花,母亲就坐三轮车送到老邻居家去“接地气”,半年才有了转机:一次,云片竹的叶尖越来越憔悴了,母亲就每晚搬到阳台外“吃星露”,不久便又笼起一片绿雾:最福气的是我的书桌,一年四季母亲送来插瓶的不是笑靥灿烂的迎春花,就是粉脸饱满的栀子花,不是香气逼人的金桂花,就是冷艳孤傲的腊梅花……母亲对我说:“你呀,不抽烟,不打牌,让花儿陪陪你最合适,”知儿者,娘也。是啊!“屋不在大,有书则香;桌不怕乱,有花则靓,”也许母亲并不十分清楚花卉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着怎样的保健作用,但她倾注在花儿身上的爱心生动地诠释着一位母亲的天职,她快乐着儿女们的快乐,她幸福着儿女们的幸福。
  母亲九秩归西,这在现代不算奇迹,但与她同时代的左邻右舍老姐妹们相比绝对属凤毛麟角了。我替她总结了两条:一为“话疗”,二为“花疗”,这两个名词中国医学古籍中都有:我这里的前者指母亲晚年特爱与人聊天,有助健康长寿。后者说她老人家终生与花相知,鲜妍不是无情物,缤纷有意酬知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