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闲话豆腐

作者:王 涛




  豆腐作为一种传统食品,据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64年,刘安袭父封为淮南王,建都寿春。淮南王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招集各方名流精心研究,其中有名者有苏非等8人,人称“八公”。他们常聚在楚山(即今淮南八公山)谈仙论道,著书炼丹。他们在炼丹中以黄豆汁培育丹苗,有一次豆汁与石膏偶然相遇,就形成了鲜嫩的豆腐。淮南王炼丹未成,却无意中发明了豆腐。从此,豆腐制法流入民间,演绎了中国美食文化的一首动人的歌。
  豆腐在古代叫法很多,有“菽乳”、“黎祁”等。五代的陶谷,在他著的《清典录》中说:“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大约到了唐、宋以后,就称之为豆腐了。唐代鉴真和尚在天宝10年(公元757年)东渡日本后,便把豆腐技术传到了日本。所以,日本的豆腐业一直视鉴真为豆腐制作的祖师爷。豆腐,在宋朝传入朝鲜;19世纪初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慢慢成为了世界性食品。
  豆腐,不只是餐桌上人们长吃不厌的佳肴,以丰富的营养滋养了我们的身体,据研究,它还具有医疗保健作用。豆腐及其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常食用豆腐,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动脉硬化的机会:嫩豆腐中还含有大豆磷脂,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细胞的正常活动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常食用豆腐不仅对神经衰弱和体质虚弱的人有所裨益,而且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患者亦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豆腐很平常,但是让爱它的人受益匪浅。
  就菜肴来说,豆腐构成了一个丰富的体系,成为了美食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从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大文豪苏东坡极喜食豆腐,“东坡豆腐”流传至今。并有诗:“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为之传唱。南宋爱国诗翁陆游有“浊酒聚邻曲,偶来非宿期。拭盘推连展,洗釜煮黎祁”的描写。在他们的诗中,豆腐是招待亲朋好友的美味佳肴,体现了独特的中国饮食文化。在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和鲁迅小说《故乡》,传统戏剧《双推磨》,现代古装京剧《豆腐女》以及电影《白毛女》和《芙蓉镇》等作品中,都有对豆腐的描写或是以豆腐为内容的故事片段。还有以豆腐做烹调配料而引申出来的歇后语:成菜拌豆腐——有言(盐)在先;咸菜煮豆腐——不用多言(盐):豆腐干煮肉——有分数(有荤也有素,是说心中有底);。豆腐乳煮菜——哪敢多言(盐);黄豆煮豆腐——都是自己人;清水煮豆腐——淡而无味。这些。是不是特别有意思,或许这就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少有的另一道风景吧。
  从大的方面来说。豆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饮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小的方面来看,豆腐营养了我们的身体、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伴我们走过平常但令人怀念的一辈子!
  提起豆腐,就会想起那些单纯但让人记忆深刻的岁月:看到豆腐,就会自豪中国人的聪慧:吃到豆腐,就会想起生活的平常。豆腐是对种豆得豆的回忆,是推碾拉磨的重温,是对故人往事的怀念。漫漫人生可以吃到老的东西不多,豆腐是一种。从牙牙学语的童年到步履蹒跚的老年,有豆腐相伴。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