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6期
喜爱读书利养生
作者:孙清廉
(1)能让人胸襟开阔。俗语说:“酒多人颠,书多人贤。”经常读书,会让人心境怡然,具有正确的辨别能力,当遇到挫折时,不会丧失理智、乱了方寸,比较容易走出困境。
(2)可健脑益智。研究表明,人的衰老首先是大脑的衰老。大脑用则灵,不用则迟钝。读书可使大脑机能得到锻炼,从而延缓大脑的衰老。脑功能健全。心态自然健康。所以古人说,书卷是养生的第一妙物。
(3)能广集信息,跟上时代。读书是在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观念,这样,不但能充实生活,增加人生的乐趣,同时也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4)读书吟诗,治病疗疾。清代的《老异续编》就记载有杜诗能解除病痛的医案:“白岩朱公患气痛,每当疾发便诵杜诗数首,气痛便迅速缓解,屡试屡效。”美国心理学家勒纳也倡导“诗歌疗法”,认为吟诵诗歌能改善人的不良情绪。德国就有一家病人图书馆,让那些慢性病患者,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心理有障碍的患者阅读不同情感色彩的书籍,结果病人康复得较快。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读书要有所选择,除专业书籍外。应该选择一些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利于身心的好书。若去读那些黄色、无聊或鼓吹邪恶的书,非但不利于养生保健,反而会让人走上邪路。
(编辑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