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肿瘤提前“报警”的侦察兵
作者:吴 志
PET/CT是将PET(功能代谢显像)和CT(解剖结构显像)两种先进的影像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非创伤性核影像检查技术。近年来,特别是在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食管癌、结肠癌、胃癌、恶性淋巴瘤、黑色素瘤等的诊断上已有肯定的价值。欧阳学农主任透露,在日前进行的一项实验中发现,利用PET/CT诊断使43例肺癌患者的肿瘤分期有11.63%提前,16.28%推后,使得9.3%(4例)的患者改变了治疗方式。其中1例由于临床分期提前改为手术切除,3例病人手术前先进行了辅助化疗,同时,3例病人由于临床分期推后,避免了不必要的治疗。
专家解释:临床肿瘤常规的处理方法是,治疗之前做一个CT检查,之后再做一个CT检查,通过肿瘤生长的大小来判断治疗的效果。现在,利用PET/CT技术,最短的6个小时就能发现治疗是否有效,最长亦可在一个疗程之后,大概20天,就可以知道治疗有无效果。无效的可以赶快改用别的方法,有效的可以继续治疗。专家建议:只要病人经济条件允许,最好在治疗之前、治疗之后各做一次PET/CT检查,这对于病情的综合判断,对于治疗的准确选择以及治疗效果的监测都是很有好处的。从目前实验得出的结果看。PET/CT技术对肿瘤原发灶以及其他转移部位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传统方法相比,其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全身范围内检测病灶,让人体“透明化”。虽然该项检查费用较高,但鉴于其独特的作用,此项花费还是“物有所值”的。它使得肿瘤的临床分期更加准确,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PET/CT技术在肿瘤的早期诊断、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探测肿瘤的全身转移灶,鉴别肿瘤复发与否。指导制定治疗方案,肿瘤放疗的精确定位,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欧阳学农主任还特别推荐:该技术可用于在家族中已发现多例癌症病人的正常人做健康体检,可以早期发现其体内是否存在危险的微小病灶。当然,专家也坦言:目前,该技术检查尚存在费用较高,仪器设备贵重,无法在中小医院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普及的缺点。
编辑 祝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