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1期

百岁寿星的长寿源

作者:肖学利




  在收藏圈里,一提起沈希诚先生几乎是无人不知,因为年逾古稀的他,曾花30多年的时间精心收集各类艺术请柬,至今他的藏品已经超过万种,另外,还出版了相关专著数部,撰写论文300多篇,在收藏界可谓声誉日隆。但要说起他尚有百岁老母健在,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前些日子我去拜访沈先生,他无意中说起,他的老母亲已经过了百岁生日,至今仍然思维清晰、身体健康。这引起了笔者的很大兴趣。我想,人之所以能够长寿肯定有诸多因素,若能把沈母长寿的秘诀公之于众。肯定能使更多的人受益。于是,我特地请沈希诚先生谈了谈老母亲的长寿之道。
  
  长寿源自饮食
  
  谈起母亲。沈先生兴致很高。他说:“我母亲赵秀贞生于清光绪年间(1907年),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母亲虽然已过百岁高龄,可依然面色红润、思维清晰。”当我们谈到他母亲的饮食习惯时,沈先生介绍说,母亲在饮食方面很有规律。她一般早上喝一碗黑芝麻糊,吃2个焦圈或1根油条。中午,主食是米饭或馒头,菜以少荤多素为主。晚上,经常是喝粥。平时,老人家最爱吃老北京的小吃,比如豆汁、茶汤、驴打滚等。一天,老母亲无意中说想吃“绿豆个柞”(北京传统小吃的一种,用豆面做成饼状,然后切成块,炸着吃或炒菜吃)。沈先生记在了心里,但他跑遍了北京几个城区都没找到这种童年时的常见食品。他感到很失望。后来,在回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上,沈先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一大早就去了北京的穆斯林聚居区“牛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摊上发现了母亲想吃的“绿豆个柞”。沈先生兴冲冲地大获而归,当老母亲看到儿子买来了自己爱吃的食品时,不由得露出满嘴的豁牙舒心地笑了。
  沈先生孝顺归孝顺,但并不是母亲所有的要求都会去满足。上个月,保姆突然高兴地说:“沈先生,奶奶的胃口真好,中午竟然吃了半只烤鸭。”他一听这话坐不住了,立刻赶到了母亲的住处,见她老人家安然无恙,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原来,母亲早些年因患胆结石切除了胆囊,消化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于是,他格外叮嘱保姆,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控制老人家肉类和盐的摄入量。沈母平时还喜欢喝一点白酒,出于对母亲健康的考虑,沈先生把母亲爱喝的白酒换成了葡萄酒。谈到这里,我想,沈母之所以能够健康长寿,与沈先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母亲的饮食是密切相关的。
  
  长寿源自劳动
  
  据沈先生介绍,解放前,他们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沈先生兄妹5个,父亲在北京饭店当服务员,收人十分微薄,母亲是名家庭妇女。母亲虽然没有工作,但比上班还要忙,因为全家人的一日三餐、衣帽鞋袜全靠她来操持。
  由于子女多,仅靠丈夫微薄的薪水是无法度日的。沈母就挤出时间,帮别人洗衣服、纳鞋底。挣一点钱补贴生活。清贫的生活使老人家养成了热爱劳动的美德,她在87岁高龄时还一边抱怨年轻人不懂“针线活儿”,一边给重孙子做“小棉裤”。沈先生说:“现在生活好了,为了把母亲照顾得更周到,我们兄妹几个专门找了一个保姆照料母亲的起居。即使这样,老人家仍然闲不下来,每天早上她总要帮着保姆干家务。”
  我想,老人的长寿肯定与热爱劳动有关。因为,人一旦有了享清福的念头。便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懒惰情绪。这种情绪会让人精神不振。天长日久,生理上也会缺少一种兴奋的状态,最终影响人的健康。平时。人们常说懒惰是人体健康的一种腐蚀剂,世界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也说:“懒惰就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其道理就在于此。
  
  长寿源自平和的心态
  
  人要长寿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这话一点都不假。沈母年轻的时候过惯了苦日子。在困难的时候,全家经常揭不开锅。即便是这样,她也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乐善好施的心态。每当看到街坊四邻的生活境况还不如自己时,她总想着主动救济别人。
  2007年7月3日,是沈母的百岁大寿。所在地政府派专人送来了1000元钱,以表达政府对老年人的关心。沈母见这么多人都在关心自己。心里很高兴。她当即拿出那1000元钱,对自己的几个子女说:“我这么大年纪了,留着它也没用,你们兄妹几个就把它分了吧!”沈先生兄妹几个立即表示,现在生活好了,大家都不缺钱。见孩子们谁都不收她的钱,沈母又说:“要不这样,这个月保姆的工资就不用你们分担了,就用这钱来支付。”
  沈母现在虽已百岁高龄,可她的思维依旧十分清晰,有兴致时还经常喜欢和自己的晚辈们搓几圈麻将,无论输赢她总是很高兴。不仅如此,沈母的肚子里还装了不少老北京的经典笑话和幽默,在生活中,她幽默的谈吐常常把保姆逗得“腰都直不起来”。保姆总说:“我整天跟老奶奶在一起,我也会沾上她老人家的寿气。”
  沈母之所以长寿可能还有其他因素,但我相信,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医疗条件也越来越好。长寿是历史的必然,人活百岁不是梦。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提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身边的百岁寿星会越来越多。
  
  (编辑 兆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