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2期

口腔健康的第一杀手

作者:束 蓉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齿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非特异性、感染性的疾病。根据疾病侵犯的部位分为两大类:牙龈炎和牙周炎。牙周病对于多数人来说,它的病因主要是口腔卫生不良,牙齿周围堆积了大量的菌斑、牙石,这为细菌的聚集与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目前,公众已充分认识到龋齿(蛀牙)对口腔健康的危害。然而,大部分读者对于危害性更甚于龋齿的牙周病却十分陌生。曾有口腔专家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道出了牙周病的危害:“龋齿只会坏掉一颗牙,而牙周病会导致一排牙齿脱落。”由此可见,说牙周病是口腔健康的第一杀手,一点也不为过。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是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牙龈溢脓,咀嚼无力,牙齿逐渐松动甚至脱落,分布在牙周组织上的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则是牙周组织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牙周病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发病率高。牙周病是人类的高发疾病,而我国又是牙周病的高发国家。据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牙周病的患病率达到80%以上。
  第二,危害大。一般人普遍认为,牙龈的炎症是个小问题,不值得大惊小怪。其实,这种看法非常错误和危险。一方面,牙周病发展的最终结局即是患牙的逐渐松动和脱落,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而且还影响美观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现代医学的大量研究表明,牙周病和许多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的发生关系密切,极大地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妊娠妇女而言,牙周病不仅对孕妇的健康不利,更会危及胎儿的健康和发育,增加早产和出生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从这个意义上讲,牙周病是发生在“小口腔”中的“大毛病”。
  第三,隐匿性强。牙周病的发展是一种慢性过程,患者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不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出现牙龈出血、牙龈肿胀、口臭等症状。而当患者自觉有咀嚼无力甚至牙齿松动等症状时,牙周病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也给治疗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虽然牙周病对人的健康有严重危害,但还是可防可治的。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牙菌斑,平时我们要做到持之以恒、较彻底地清除牙菌斑,这对预防牙周病的发生能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其次,掌握牙线、牙间刷等工具清理牙缝菌斑的使用方法。正确的刷牙只能清除牙齿表面菌斑。而对于藏匿于牙齿间的菌斑,必须使用特殊的工具。
  再有,要养成定期洁齿的习惯。如果牙石一旦在口腔中形成,靠刷牙很难去除,必须到正规医院进行清洁。一般每半年到一年清理一次。
  另外,除了控制菌斑,我们还应该注意去除一些牙周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如养成不吸烟的习惯;定期检查口腔疾病发病情况,尽早治疗或消除容易引起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对于已经患了牙周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时、适当地治疗,以控制病情,同时,采用各种方法修复缺牙,恢复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牙周病的治疗周期相对较长,而且,由于影响牙周病的发病和治疗的因素很多,口腔又是一个有菌的环境,患牙经过治疗后,仍然时时面临细菌的威胁。所以,患者经过治疗后,除了平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外,一定要定期进行复查,根据病情控制的好坏而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编辑 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