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传梅花之神 绘梅花之魂

作者:姜光斗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林逋是宋初著名隐士,他一生没有做官,住在西湖孤山,没有妻子儿女,和梅花、仙鹤作伴,称为“梅妻鹤子”。他善于运用一种细腻小巧的笔法来描写清苦而又幽静的隐居生活。
  此诗首联用百花的凋零来烘托梅花的凌寒独放。梅花在冬末与早春季节开放,这时“众芳摇落”,惟有梅花十分明媚而妍丽,她在小园中独占春光:小园中那种万紫千红的风致和情韵全都被梅花独占了。起笔就写出梅花独占风骚,不同凡响。
  颔联写出了梅花之魂,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上句写梅花之形态,下句写梅花之幽香,不仅观察细致,抓住了梅花的特征,而且背景选得极好,经过这独特的背景一烘托,梅花的精神便被活脱脱地表现出来了。“疏影横斜”是指倾斜地横生而伸展出来的梅枝,以因清澈见底而显得有些浅的水的烘托、映照,倒映在水中,现出疏朗有致的倒影;“暗香浮动”是指一股幽幽的淡香,在昏黄的月亮光的照射下,微微地在空气中荡漾浮动。上句主要是视觉形象,下句主要是嗅觉形象。视嗅联动,赋予梅花以绝妙的神韵。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四说:“(南唐)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君复改二字为‘疏影’、‘暗香’以咏梅,遂成千古绝调。”且不说江为离明代已有几百年,仅此两句,未见全篇,李日华所引是否可靠;即使确有江为诗句在前,林逋也是运用了他这枝生花妙笔而“点铁成金”了。
  颈联则运用虚笔来描写禽鸟与蝴蝶的动态,从而进一步显示梅花之美。上句写羽毛洁白如霜的禽鸟,想从空中飞下来与梅花比比谁更美,但毫无自信心,故而先偷偷地向小园中瞧了一眼。下句推想粉蝶如果有自知之明的话,看到梅花如此美丽,也会为她销魂的。因为禽鸟实际上并未飞下来,故用了一个“欲”字;因为在冬末初春,天气严寒,粉蝶尚未出现,故用了一个“合”字。不仅设想之奇特,令人十分惊讶;即用字之精确,也是令人十分佩服的。
  尾联又换角度,意思是说,面对这样雅洁美丽的梅花,只有通过吟诗这种高雅之举来亲近她,切不可用檀板金尊等世俗所喜爱的声色宴饮之乐来亵渎她。此联通过叙议相结合的手法,将两种赏梅的方式进行对比,既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高雅纯洁,又隐含诗人自己的隐士身份,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因此,这一收尾,也显得非常出色。
  
  梅花
  
  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入诗。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
  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
  
  此诗首联用议论开端,以烘托的手法从侧面锲入。意思是说,诗人爱梅成癖,但常常恨自己辜负了梅花盛开的极佳时机,未能及时仔细欣赏。为了补偿这种歉疚,以后一见梅花开放就撰写咏梅诗,让她那美好的形象进入诗中。如此一反跌,诗人爱梅之情已洋溢于笔端,涌现于纸上。
  颔联正面描写梅花的姿色。上句写一场大雪过后,梅花开放了,但只开了半树,显得有点儿疏疏朗朗的。梅花雪后就开,暗示她那凌霜傲雪的凛凛风骨;只开了半树,说明最繁盛的美景还在后面呢。下句写水边篱笆的旁边,突然发现有梅花的枝桠横伸过来,风姿绰约,简直像美人临水照镜,林逋像是一位极高明的绘画大师,用“水边”和“篱落”的背景稍加衬托,梅的神韵就盎然而出。
  颈联就人们赏花的品格加以评述:人们喜爱那种色泽艳丽的桃花、牡丹花等,显得一片俗气;老天赋予梅花淡淡的清香,似乎是对她怀有私心。实际上,其中暗寓着诗人自己的情怀:对前一种赏花品格嗤之以鼻;对后一种赏花品格无限神往。经过这一番比较,梅花品格之高,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现。
  尾联跳开一步,用少年胡人喜欢吹奏《梅花落》的曲调从侧面来收束全篇。“解将声调角中吹”,似乎是在赞扬连胡人都懂得欣赏梅花。然而这两句是以“堪笑”一词领起的,诗人的意思是说,吹奏《梅花落》曲调毕竟与对梅花风姿神韵的欣赏不是一回事,所以以吹奏《梅花落》来替代对梅花本身的欣赏是一种可笑的行为。这样,诗人又换了一个特殊的角度,对梅花之美再一次作了赞颂。
  这两首咏梅诗的颔联,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但对这两联诗的优劣问题,则进行过旷日持久的争论。本文不打算详细介绍这场争论,而只打算简略介绍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
  欧阳修在《归田录》卷二中说:“逋工笔画,善为诗,……颇为士大夫所称。又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评者谓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司马光也同意欧阳修的意见,只是在《续诗话》中补充说这两句“曲尽梅之体态”。
  黄庭坚却欣赏另一联。他在《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六中说:“欧阳文忠极赏林和靖‘疏影……’之句,而不知和靖别有一联云:‘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似胜前句,不知文忠缘何弃此而赏彼?文章大概亦如女色,好恶止系于人。”
  查慎行说:“欧、黄各赏一联,由其性之所近,而出于中心之好。非比后人人黑我白、人甲我乙也。近来强作解事,多祖涪翁。余谓二联神韵意趣具足,今人无二公之才识,不得妄为轩轾。”(转引自方回《瀛奎律髓汇评》)
  笔者认为,查慎行的意见是对的,这两联都写得很好,均堪称名句。只是“疏影”联侧重于写梅花的形态和幽香,“雪后”联侧重于写梅花的姿色和品格,都能传梅之神、绘梅之魂。硬分高低,实在没有必要。
  前人咏梅,各有所侧重。有的写梅花的凌霜傲雪,显示其凛凛风骨。如文同的《梅》:“寒梅引旧枝,映竹复临池。朵露深开处,香闻瞥过时。凌兢侵腊雪,散漫入春诗。赠我岁寒色,怜君冰玉姿。”有的写梅花的栉风沐雨和群芳的妒恨,显示其孤高自许。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林逋则写梅花的俊逸清幽,显示其清高飘逸。优秀的咏梅诗中都隐藏着诗人的个性。因此,我们认为,咏梅诗是否有诗人的个性在,决定着她艺术质量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