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多重对照下的性格塑造与意义生成
作者:柯贵文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茄子》是首届“春天文学奖”获得者戴来的短篇新作,甫一发表就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同时转载,《名作欣赏》更是立即将之置于“佳作邀赏”栏目之下,邀约赏析。动作之快,实为罕见。即此可见,这应该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小说。
这篇小说给我最直观的印象是它以那么短的篇幅竟包容了那么多的人物:老孙、小龙、梅子、穆先生、穆太太与费小姐。而对于这众多的人物,小说却没作明显的主次之分而几乎是平均用力。一般而言,对于一部篇幅有限的短篇小说,如此众多的人物肯定是一大忌,它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贪多嚼不烂”之弊。可对于《茄子》,这却是其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作品正是借助于这些人物行为方式之间的对照与反差而使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得以尽可能的彰显,并实现了作品意义的完美生成。
就小说所写到的事件而言,略显重要的是穆先生与费小姐的婚外恋,更确切地说是与他们有关的几张照片所隐含的婚外恋信息。尽管它在小说中并没有得到正面的展示,也没有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予以证实,但它所具有的叙事功能却相当重要——它犹如一面镜子般反射出各色人物不同的心态,从而使得人物行为方式的多重对照成为可能。
先看第一重对照,即穆先生与费小姐之间的婚外情在老孙与小龙父子眼中的对照。面对的是同样的几张照片,可父子俩所接受的信息却大相径庭。在父亲看来:“他们笑得是那么的开心,女孩的眼睛都笑成一条缝了……他觉得那男人十有八九在欺骗那女孩,大概告诉她自己没有家庭,或者正在为她闹离婚,如果女孩知道这个男人前几天还欢欢喜喜地和家里人一起合影,那她会作何反应呢?”可在儿子眼中却是另一番情景:“有一张她挽着那男人的胳膊的照片给小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男人的袖子被她拽得紧紧的,她的头挨着男人的肩膀,面对镜头的眼睛里透出一种绝望。”很显然,不是这些照片有什么问题,而是观察这些照片的眼睛有差异,而不同的眼睛后面则是不同的人生经历与不同的心理状态:老孙的妻子在二十多年以前弃他而去,给他留下了儿子的同时也给他留下了终身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因此,在他那灰色的眼睛中几乎所有家庭都是有裂痕的。“他打开一份,是一个大家庭的合影……后排站在最中间的那个中年人一脸混得很有名堂的样子,他左边的女人十分努力地笑着,可看起来更像是哭。他们应该是两口子,老孙自言自语道,一对快走到尽头可还硬撑着的夫妻”,“再打开一份,大概有六七十张,两个卷。里面面孔众多,但出现得最多的是两男两女,像是关系比较亲近的那个家庭的一次春游,大家都尽力做出一副休闲随意的模样。但看了几张后,老孙发现这只是一个假象,两对夫妻之间的关系有些微妙”。而根据老孙的经验,这些裂痕当然是由那些家庭的背叛者所造成的。因此,他的情感倾向非常鲜明:憎恨一切如他妻子一样的家庭的背叛者;同情一切与他相似的婚姻的受害人。就这一个案来说,老奸巨猾的穆先生肯定是罪魁祸首,而穆夫人与费小姐一个被蒙在鼓里,一个年青幼稚,当然是受害者。所以,他才迫不及待地向穆夫人告密,并耐心细致地劝说费小姐。而小龙虽说是个恋爱中的男人,可他对于自己的女友却并不满意,并已预感到他们之间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他还记得梅子曾哭着发誓一定要找个比他强的男朋友”。所以他对穆先生那么一大把年纪却居然能吸引年轻的费小姐颇为妒忌,又很是疑惑:那个男人到底有什么可吸引她的?社会地位?钱?床上功夫?而对于年轻的费小姐,他则油然产生出一种英雄救美式的责任感:小龙觉得那女孩也许一直在苦苦等待着那个冥冥中能拉她一把的人,那个人现在出现了,那个人就是他,小龙。如果说老孙关注这一事件更多的是出于一个婚姻失败者对一个家庭背叛者的愤慨,那么小龙则主要是出自一个年轻男人对一个年轻女性的爱怜。
第二重对照是老孙父子的两副好心肠在费小姐那儿却被当成了驴肝肺。老孙给她打电话,她的回答竟然是:“我真不明白,干你们这行的怎么对顾客的隐私那么感兴趣……你们还是多为为你们自己好吧,我看你们是有病”;小龙给她打电话问她是否愿意看看那个男人和他老婆的照片,她不仅一口回绝,说她根本就不在乎,而且还骂他“神经病”。这当然大大地出乎老孙父子俩的意料。在他们看来,他们一个是怕费小姐上当吃亏,一个是为了“说服女孩开始一种新的正常的生活”,尽管动机略有不同,但无疑都是出于善意。可在费小姐看来,他们这种做法不仅是典型的狗拿耗子,而且简直是在侵犯别人的隐私。我与一个可以做我父亲的男人生活在一起,那是我自己的选择,也是我个人的权利。只要我愿意,关你们什么事?尤其是那个年轻的男人,他为什么要如此地纠缠不休?肯定是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她理所当然地要问他:“你想泡我吗?”人物行为方式的巨大反差反映出来的则是他们价值观念的天壤之别。相比之下,老孙与小龙的迂腐与传统、费小姐的务实及现代就显得特别的触目。他们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但其价值观念却分属不同的世界。所以老孙无论如何也不会明白:现在的女孩怎么会这样轻率地处理男女之间的问题,根本不在乎什么伦理道德,好像只要自己快乐,什么都无所谓。
第三重对照则存在于老孙与穆夫人之间。在老孙看来,他发现了穆先生如此不可告人的秘密并及时地告诉了穆夫人,怎么说也是一种乐于助人的表现。她可以不必因此而向他感恩戴德(他本来就不是为了她的报答),但至少应该对自己的丈夫与别的女人之间的婚外恋义愤填膺吧?可穆夫人的第一反应则是:你告诉我这些究竟想干什么?言下之意是你是不是想借老穆这点事来敲诈我们?而在弄清了老孙的好意之后她也并没有如他所想象的那样有激烈的反应,相反,她却执意要在“阿龙彩扩店”里显示她与老穆之间无比亲密的关系,“自始至终,女人一直挽着男人的胳膊,即使是在后者掏钱包付钱的时候也没松开,就好像要说明什么似的,让人看着别扭”。让她感到遗憾的是老孙此时不在店里,所以“小龙相信星期天上午这两个人还会这般模样出现在父亲面前”。不知老孙看到此情此景之后作何感想?老孙作为一个旁观者,大可以自认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出自一片好心,可他哪里理解无法置身事外的穆夫人的难处。你想,本来老穆可能是一时为色所迷,虽与那个女孩有了苟且之事但毕竟还没到要与结发之妻离婚的地步,如果此时大闹一番势必反而让老穆铁了心,那样岂不正中那女孩之下怀?她有的是年轻漂亮,可我有的是老到智慧。大敌当前,首要的当然是搞好内部团结,而要搞好内部团结首先就要维护老穆的脸面,他可是个体面人,面子比什么都重要,让他丢脸对谁都没好处。我先对他无微不至,再晓以厉害,还愁他不慢慢地回心转意?你这个老师傅除了会印个照片,你还能知道个啥?而且,我也绝对不能向你表示感谢,否则岂不是自授把柄邀你敲诈?所以她怎么着也得拽着老穆到老孙面前走一遭,得让他知道她家什么问题也没有,即使有它也难不住她穆夫人!老孙的迂腐笨拙与不合时宜再一次暴露无遗,而穆夫人则显得雍容大度、智慧非凡。当然,你要说她是忍辱偷生、狡猾无比也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如果说上述三层对照是显在的,那么,我们还可以从作品中发现另外几重潜在的对照。首先是老孙与老穆之间的对照。表面地看,老孙似乎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忠实卫士,但叙述人在不经意之间又透露了他的一个让人汗颜的小秘密:他的牛皮纸大信封里还装了一些别的照片,也是他偷偷加印的,基本上都是女的,而且以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为主。这种行为多少显得有些变态,但也恰恰说明了老孙在某些方面的正常。他与老穆年纪相仿,也与老穆一样有着这个年纪的男人正常的情欲要求,但与老穆钟情于年轻女孩不同,他的兴趣主要锁定在“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身上。更为明显的不同在于,老穆不仅有色心而且有色胆,他敢于付诸行动;而老孙则只是偷偷摸摸地在想象之中获得满足。老孙的传统与老穆的现代不言自明,而其间的原因我们当然也只能从他们的性格与人生经历等方面去寻找。
其次是小龙与费小姐及梅子之间的对照。他们年纪也很接近,但性格却颇有悬殊。费小姐敢于选择一个可以作她父亲的有妇之夫作为自己的情人,梅子在恋爱中也积极主动:她有意无意地朝小龙这边靠了靠……他下意识地往另一边让了让,梅子又往他这边靠了靠……而小龙则只是在想象之中一次又一次地将梅子搂在怀里,将手伸向那片他渴望已久的肥沃的开阔地,可在真实世界中却毫无作为。女性尚且如此大胆开放,他一个同龄男性何以如此怯懦?是性格遗传所致?他会不会步他父亲的后尘?
再次是老孙前夫人的现状与老孙的态度之间的对照。对于前夫人的现状,老孙已从别人的口中多少有所了解,知道男人待她不错,而且小龙也亲口告诉他:“就是不错,有房子有车,他们的孩子去年考上了大学,还要怎么样?”可老孙却硬是不相信,“她怎么就能过得不错呢……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生活了六年,还有了孩子,然后一转身又跟别的男人过日子去了,她在心里能完全放下她以前的男人和孩子吗?如果放不下的话,她的日子怎么可能过得不错呢?”老孙的夫子自道一方面说明了他对情感的专一以及对家庭强烈的责任感,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的封闭、固执与不敢正视现实。而小龙的母亲虽然始终没有出场,但我们不难感觉到她那份对幸福的执著以及性格的果断。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她与老孙之间的关系难以和谐,从而不能不对她的选择给予一定的同情与理解。
第四重潜在的对照则存在于老孙的前夫人与费小姐之间。她们虽然是不同的两代人,但共性却非常明显:她们都是传统伦理的挑战者。既然前者以一次新的选择而获得了个人的幸福,那么,谁又有什么理由可以断定后者的选择就一定是错误的呢?
多重对照不仅使人物的性格得到了丰满的立体化的表现,而且实现了作品的意义生成:所谓“现实”固然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其“真相”当然也只能有一种。但对于每个个体而言,“现实”都只能是他所理解的现实,它必然要打上个人所特有的印记。个体的人生经历、个体特征、价值观念、身份地位、教育背景等等因素都可能使现实在进入其主观世界的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变形——这正是小说题目寓意之所在:每个人所看到的“现实”其实都只是一种“镜像”而已,因此,它也如同照片上“茄子”出来的笑容一样地不真实。小说写道:大家都习惯了在镜头面前或自然或勉强或夸张地笑。一、二、三,茄子,喀嚓,那一刻被留住了,但那是真实的吗?既然现实的“镜像”因人而异,个体之间的隔膜也就在所难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必将是异常的艰难。当我们试图以一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的时候,殊不知早已陷入了重重谬误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不正是生活在相互之间多重的“误解”之中?聪明的戴来洞悉了这一秘密并创造性地将之形式化,通过人物行为方式的参差对照而将同一现实众多不同的“镜像”一同组织进她的小说。这不仅尽可能地接近了现实的“真相”,而且相当真实地描摹出了当下社会某些婚恋当事人隐秘而复杂的心态。尤其让我佩服的是,她所采用的这种文学手法与目前中国新旧伦理并在、价值多元共存的现实是那么地贴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眼下这个因急剧转型而显得纷纭复杂、混沌不清的现实社会极其充分地赋予了《茄子》这种艺术手法的高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