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0期


还原分析和微观欣赏

作者:孙绍振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提到三峡的黄牛滩曰:
  
  江水又东经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岸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这里明明是说,船行三峡并不是那么顺畅的,而是迂回曲折的,不是一天就可以通过的,光是黄牛滩,就可能要三天三夜。
  刘白羽在《长江三日》里想象当年的情景说:“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
  但是,如此险恶的航行,在将近六十高龄的李白心目中居然不在话下。
  这更说明,李白当时是如何地归心似箭了。
  结合史料,还原出当时的实际情况,就更有趣了。
  有学者考证,李白这首写得青春潇洒的诗,居然是晚年之作。他一生只有两次从长江上游向中下游航行。早年是出川,晚年是因为在安史之乱中,他犯了一个相当严重的政治错误。
  在凶险的航行中保持青春的感觉,很能表现李白的个性。
  特别要提醒的是: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正经历一场政治上的灾难。
  李白这个人,在一般读者心目中,是个伟大诗人。诗人的想象是非常奇特的。在诗歌的境界中,他的想象的确是超凡脱俗的。但是,不幸的是,他每每把这种超越现实的想象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来。他写文章,而且是写一本正经的实用文章的时候,老是幻想自己是个政治家,还不是一般的政治家,是一个高级政治家,他自夸:“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也就是可以当个安邦定国的宰相。但是,他似乎并没有什么政治才能。诗人把情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审美心态,于政治实践水火不相容。所以到了长安,还接近了最高政治集团,和皇帝也有来往,但是,他不可能抓住机会,也就没有做出什么政治贡献。在他留存下来的诗歌中,倒是有些不太高明的歌功颂德之作,如歌颂杨贵妃,赞美皇帝的小老婆是瑶台月下的仙女之类,我们今天读到这样的诗句,完全想象得出当时李白多少有点俗气,这和民间传说中,他对杨贵妃等的傲慢态度,恰恰相反。
  就是这样,皇帝还是不欣赏他,他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就离开了长安,去云游名山大川,求仙问道,这时候诗人又沉浸在另一种幻觉之中,时常觉得自己飘飘欲仙。
  安史之乱发生了,唐明皇逃到甘肃灵武,把帝位传给了太子,任命他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同时让其他儿子,也招兵买马,征讨叛乱。这时,在江苏安徽一带有个永王李瞞,有点野心。他想如果你太子打败了安史,当然,你就是皇帝了;如果你打输了,我打赢了,那皇帝就是我的了。所以他就抓起枪杆子来,同时他也知道,光有枪杆子是不够的,还要有一杆子,那就是笔杆子。正好,李白就近在附近。
  如果不是这个永王,李白可能要长期沉醉在他飘飘欲仙的幻觉之中。
  但是,李瞞王爷把李白招到他的幕府里去了,也许给了一种高级顾问的空头衔。李白当然很兴奋,于是又产生了一种幻觉:觉得自己不但是个政治家,而且是个军事家了。
  他在《永王东巡歌》中就吹开了:
  
  但用东山谢安石,与君谈笑净胡沙。
  
  他把自己比作下下棋就把苻坚打败了的谢安。
  但是,天才诗人的想象又一次在现实面前碰得粉碎。
  中央王朝方面很快就发现南方兄弟的野心,虽然安史还没有扫荡平息,但是,二元化领导的危机刻不容缓。“安内先于攘外”的政策立即付诸实施。派了一员大将,此人也是个诗人。他的诗写得也不错,当然不如李白,但是打仗却比李白强得多。此人就是写出了“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名句的高适,是唐朝诗人中,官运最为亨通的。结果是,在安徽当涂彩石矶一仗,李白当了俘虏,成了罪犯。这本来是一种了不得的罪名。也许有关当局觉得李白没有多大危害性,就判了个流放夜郎(贵州遵义)。可能是对他的讽刺吧:你不是好吹牛吗,那你就到夜郎自大的地方去比赛吧。
  天才诗人,已经是年近六旬了,无奈踏上了充军的路程。幸而,过了长江之后,有人给他讲话了。中央王朝也许觉得他毕竟是个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年纪又老大不小的了,对朝廷也不会有多大的威胁,何必和他过不去呢?于是就来了一道赦书,把他赦免了。
  这时的李白,心情当然是轻松无比的。不但政治帽子没有了,而且可以和家人团聚了。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不把三峡航道中的礁石,把航行中的凶险放在心上。
  一个从政治灾难中走出来的老诗人,居然能有这样轻松的感觉,这就不但表现了他的情感和个性,而且显示了他个性和情感的历史的深度。
  但是,如果把这一切都直接说出来(和浪漫主义诗人的说法,自然流露出来),我心里很轻松,我感觉很安全,也就不成诗了。
  作为诗,一般来说,把感情直接说出来,是很难讨巧的,感情是艺术审美的基础,但是感情直接表达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中国古典诗和西方许多古典诗一样,经营出一种方法来让读者获得感染,这种方法,就是感情化为艺术的感觉,感情不易于直接感染人,而感觉,尤其是被感情所同化了的艺术感觉却具有感染人的功能。你说春天来了,很美,读者是没有感觉的,如果你像李白那样,说:“寒雪梅中尽,春从柳上归。”读者感觉马上和你沟通了。你说这个姑娘很漂亮,我没有感觉,如果你说,她美得耀眼,我就有感觉了,有了艺术感觉,读者不但感觉到了,而且感情也就能受到感染了。
  李白如果说“轻心已过万重山”,读者是没有感觉的。但是,他说“轻舟已过万重山”,就能让人体验到他那落实了政策,一身轻松,归心似箭的情绪了。
  古典诗话上说,李白这首诗的诗眼是一个“轻”字,似乎还不太恰切,因为它忽略了轻舟与轻心之间微妙的差异。而艺术的分析常常是在最微妙的地方最见精致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艺术分析为什么常常是无效的,就是因为在方法上很不讲究。
  这首诗虽然很短,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涉及的方法问题却很重要。最主要的是分析的对象是矛盾。首先要把矛盾以通过还原的想象把它揭示出来。具体来说,李白营造的艺术感觉至少有下面三重矛盾:
  一是没有那么快,偏偏感觉快得日行千里。二是没有那么安全,偏偏觉得安全得不得了。三是明明是心里十分轻松偏偏要说船非常轻松。不把这三重矛盾分析出来,谈什么分析,往往不是大而化之,就是空话连篇。
  当然,如果要把分析的精神贯彻到底,则不能不提出,这首诗虽然相当精彩,但是,也不是没有一点缺点。在我看来,最明显的瑕疵就是头一句“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还”字。这个字给人至少两种可能的误解。第一,好像,朝辞白帝,晚上又可以回来的样子。第二,好像李白的家,就在江陵。一天就回到家了。事实,李白并不是要说,一天就能回到江陵,他的家也并不在江陵。他这样用字,一来是囿于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传说。再次就是为了和“山”和“间”押韵了。我这样说,好像是对于伟大诗人有点不敬,但是,李白当年写这首诗,也许是乘兴之作,才气所到,字句并不一定推敲得很精细,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1]